唐析永康縣西境置武義縣,曾更名武成縣,后復名武義縣,1958年原宣平縣并入,同年武義縣并入永康縣,1961年復置武義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武義縣總人口301223人。其中(7個鎮、16個鄉):武陽鎮83933人,柳城畬族鎮16821人,履坦鎮12822人,桐琴鎮21548人,泉溪鎮18095人,王宅鎮24098人,桃溪鎮14773人,茭道鄉10286人,邵宅鄉14805人,桃溪灘鄉9586人,大田鄉8853人,新宅鄉8148人,宣武鄉5461人,明山鄉2631人,白姆鄉10395人,俞源鄉9341人,坦洪鄉5387人,云華鄉5613人,西聯鄉5643人,新塘鄉1692人,竹客鄉3106人,三港鄉3892人,大溪口鄉4294人。
2001年9月20日,浙政函[2001]191號批復同意武義縣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新塘鄉、竹客鄉、云華鄉建制,原新塘鄉、竹客鄉和原云華鄉大部(云溪、白巖頭、荷豐、金川、清湖、皮子源、華塘7村)并入柳城畬族鎮。柳城畬族鎮轄54村、1居,定址豐產村。原云華鄉的上江村、民豐村劃歸桃溪鎮管轄。將桃溪鎮原位于白姆鄉境內的白菓樹腳自然村劃歸白姆鄉沿朱嶺村。桃溪鎮轄27村,駐陶村(原址)。撤銷新宅鄉、宣武鄉、明山鄉建制,合并設立新宅鎮。新宅鎮轄46村,駐新宅村(原新宅鄉址)。撤銷茭道鄉建制,設立茭道鎮。茭道鎮轄12村、1居,定址楊家東瑩社區。撤銷武陽鎮、邵宅鄉、桃溪灘鄉建制,改由武義縣政府直轄并調整設立街道辦事處。調整后,武義縣轄柳城畬族、履坦、桐琴、泉溪、新宅、王宅、桃溪、茭道8個鎮,大田、白姆、俞源、坦洪、西聯、三港、大溪口7個鄉,縣域中心設若干街道辦事處。 9月24日,金政[2001]104號通知同意武義縣設立白洋、壺山、熟溪3個街道辦事處:(1)白洋街道辦事處:管理原武陽鎮東北部及原邵宅鄉的4社區、48村,駐縣經濟開發區。(2)壺山街道辦事處:管理原武陽鎮西北部及原桃溪灘鄉的5社區、27村,駐星光社區。(3)熟溪街道辦事處:管理原武陽鎮中、南部的3社區、37村,駐雙路新村。
2002年,武義縣轄3個街道、8個鎮、7個鄉:白洋街道、壺山街道、熟溪街道、履坦鎮、桐琴鎮、泉溪鎮、王宅鎮、桃溪鎮、柳城畬族鎮、新宅鎮、茭道鎮、大田鄉、白姆鄉、坦洪鄉、西聯鄉、三港鄉、大溪口鄉、俞源鄉,共有14個社區、1個居民區、544個行政村。
2004年末,武義縣轄3個街道、8個鎮、7個鄉,14個社區、2個居委會、544個行政村,面積157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208人/平方千米。
2012年末,全縣總面積1568平方千米,總人口33.90萬人。轄3個街道、8個鎮、7個鄉:白洋街道、壺山街道、熟溪街道、柳城畬族鎮、履坦鎮、桐琴鎮、泉溪鎮、新宅鎮、王宅鎮、桃溪鎮、茭道鎮、大田鄉、白姆鄉、俞源鄉、坦洪鄉、西聯鄉、三港鄉、大溪口鄉。縣政府駐壺山街道壺山下街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