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占廣州灣時期逐步發展為城區,原名西營,1956年改名霞山。1984年設霞山區。
1996年,霞山區面積117平方千米,人口30萬人。轄6個街道、1個鎮:愛國街道、工農街道、解放街道、友誼街道、海濱街道、新興街道、海頭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霞山區(轄8個街道、1個鎮)總人口383643人,其中:解放街道74226人,愛國街道28858人,工農街道61211人,友誼街道36030人,新興街道48176人,海濱街道15846人,泉莊街道17540人,樂華街道24854人,海頭鎮51457人,湛江港務局25445人。
2002年,霞山區轄解放、愛國、工農、友誼、新興、海濱、泉莊、樂華8個街道和海頭1個鎮,32個村委會、54個居委會。
2005年末,霞山區轄解放、愛國、工農、友誼、新興、海濱、樂華、新園、建設、東新、海頭11個街道。
2009年末,霞山區面積128.9平方千米,轄12個街道:解放街道、愛國街道、工農街道、友誼街道、新興街道、海濱街道、建設街道、東新街道、新園街道、海頭街道、泉莊街道、樂華街道,共有47個社區、34個行政村。區政府駐解放西路。其中,泉莊、樂華2個街道委托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