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置濮陽縣,因位于濮水之陽(北)而得名。后改為澶淵、澶州、開州等,民國3年(1914),復改濮陽縣。1983年設市,1987年復置縣。
1987年4月2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濮陽市郊區,設立濮陽縣,駐城關鎮;6月12日,正式撤銷市郊區恢復濮陽縣建置,并將市區城關鎮劃歸濮陽縣,同時把城關鎮的馬呼屯、辛莊、辛廟、賈莊、申莊5個村劃歸市區孟軻鄉。
1996年?,濮陽縣面積1461平方千米,人口102.2萬人。轄7個鎮、15個鄉:城關鎮、八公橋鎮、文留鎮、兩門鎮、慶祖鎮、柳屯鎮、徐鎮鎮、子岸鄉、習城鄉、五星鄉、戶部寨鄉、郎中鄉、胡狀鄉、梁莊鄉、海通鄉、梨園鄉、清河頭鄉、渠村鄉、新習鄉、魯河鄉、王稱堌鄉、白堽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濮陽縣總人口1081832人,其中:城關鎮98498人、柳屯鎮79396人、文留鎮72213人、慶祖鎮54632人、八公橋鎮56011人、兩門鎮16579人、徐鎮鎮49147人、新習鄉47044人、戶部寨鄉46507人、清河頭鄉46622人、魯河鄉48882人、梁莊鄉46543人、王稱固鄉49583人、白罡鄉31758人、梨園鄉39281人、五星鄉41320人、子岸鄉46564人、胡狀鄉48415人、郎中鄉51345人、海通鄉31008人、渠村鄉41408人、習城鄉39076人。
2005年11月2日,濮陽市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務會議召開,根據省、市鄉鎮機構改革的總體要求,濮陽市對鄉鎮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其中濮陽縣撤銷兩門鎮,其行政區域并入海通鄉;將新習鄉劃歸濮陽高新區管理。2005年末,濮陽縣轄6個鎮、15個鄉:城關鎮、徐鎮鎮、文留鎮、慶祖鎮、柳屯鎮、八公橋鎮;海通鄉、戶部寨鄉、新習鄉、習城鄉、王稱堌鄉、魯河鄉、梁莊鄉、梨園鄉、五星鄉、白堽鄉、胡狀鄉、清河頭鄉、子岸鄉、渠村鄉、郎中鄉;其中新習鄉實際由濮陽高新區管理。
2010年,全縣轄6個鎮、14個鄉:城關鎮、柳屯鎮、文留鎮、慶祖鎮、八公橋鎮、徐鎮鎮、戶部寨鄉、清河頭鄉、魯河鄉、梁莊鄉、王稱固鄉、白堽鄉、梨園鄉、五星鄉、子岸鄉、胡狀鄉、郎中鄉、海通鄉、渠村鄉、習城鄉。
2011年,戶部寨鄉、魯河鄉撤鄉設鎮。調整后,全縣轄8個鎮、12個鄉:城關鎮、柳屯鎮、文留鎮、慶祖鎮、八公橋鎮、徐鎮鎮、戶部寨鎮、魯河鎮、清河頭鄉、梁莊鄉、王稱固鄉、白堽鄉、梨園鄉、五星鄉、子岸鄉、胡狀鄉、郎中鄉、海通鄉、渠村鄉、習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