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街道東起邕武路,與興寧區朝陽辦雞村為界,西接北湖路與安吉辦事處相聯,北攘高峰林場六里分場,南與北湖街道東二里路為界。面積28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2006年)。轄2個社區、6個行政村。
【沿革】1954年屬南寧市郊區蘇盧、屯祿2村,稱第一區,1956年設秀田鄉,1958年大塘、永寧等村屬郊區管轄,大部并入安吉園藝場,1984年設安吉鄉。1997年,面積44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蘇盧、屯淥、大塘、屯里、西津、連疇、北湖、雞村等9個行政村。2001年底,將原郊區的安吉鎮劃給興寧區管轄,同時將雞村劃歸朝陽街道管理。2003年3月,撤銷安吉鎮;原安吉鎮的西津,連疇,永寧、北湖,皂角5個村設立安寧街道,仍屬興寧區管轄,人口1.1萬人,面積19.9平方千米;蘇盧、屯淥、屯里、大塘4個村設立安吉街道,劃歸城北區管轄,人口1.2萬人,面積20.1平方千米,辦事處辦公地址設在原安吉鎮政府大院。興寧區與城北區的城區界線,以現行的村界為區界。2003年末,面積19平方千米,總人口1.16萬人,轄原安吉鎮的皂角、北湖、連疇、西津、永寧5個行政村,辦事處暫設在皂村。
2005年3月屬西鄉塘區。2005年,原屬興寧區管轄的路西大隊、林科院社區劃歸西鄉塘區安寧街道管轄。2006年明確邕武路以西除興寧區部分插花單位(指屬于興寧區管理的大的單位或企業在邕武路以西的分支機構或下屬企業)外,其余單位整體劃歸安寧街道辦管理。管理范圍界線走向:由環城高速公路安吉立交橋處起,向東南沿一條小河至里坡橋,往南沿武鳴至南寧公路至安吉中學和高炮團處,轉向東沿蘆仙路至南地教育學院,向南沿田埂至二十四中,向東沿鐵路至北湖路,沿北湖路向南至秀廂北湖路口,轉向東沿秀廂大道至邕武路,沿邕武路向北至界牌(地名,為西鄉塘區、興寧區、武鳴縣三縣(區)邊界相交處),轉往西沿西鄉塘區與武鳴縣邊界線至安(吉)甘(圩)公路,再往南沿安(吉)甘(圩)公路至環城高速公路安吉立交橋處(起點)止。轄林科院社區,皂角、北湖、連疇、西津、永寧、路西6個行政村,北湖園藝場。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50107008:~001 123林科院社區 ~002 111恒安社區 ~201 112北湖村 ~202 112西津村 ~203 112永寧村 ~204 112連疇村 ~205 111皂角村 ~206 220路西村
【約2005年資料】面積23平方千米,轄區有峙村河水庫、北湖實業公司、邕江大學三個單位和西津、永寧、連疇、北湖、皂角、路西6個行政村,林科院社區,農戶3840戶,常住人口共14675人,流動人口6500人。皂角村面積1.65平方千米,農戶320戶,917人;北湖村面積4.75平方千米,農戶777戶,2644人口;連疇村面積2.18平方千米,農戶355戶,總人口1214人;西津村面積5.86平方千米,農戶934戶,3261人;永寧村面積5.96平方千米,農戶836戶,3312人;路西大隊面積13221畝,總人口1789人;林科院社區面積5067平方米,人口8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