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屯莊營鄉(Tunzhuangying Xia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9.4千米。309國道、曲(周)魏(縣)公路和肥(鄉)曲(周)地方鐵路過境。鄉政府駐屯莊營村。面積53.73平方千米,人口2.55萬人(2002年)。轄22個行政村。
代碼 130428204:~201 屯莊營村 ~202 北屯莊村 ~203 房莊村 ~204 東楊莊村 ~205 南屯莊村 ~206 東吾吉村 ~207 程寨村 ~208 南河馬村 ~209 西呂營村 ~210 田寨村 ~211 劉寨營村 ~212 鄧莊村 ~213 孔倉堡村 ~214 賀營村 ~215 申營村 ~216 小西高村 ~217 大西高村 ~218 東趙莊村 ~219 柴莊村 ~220 周寨村 ~221 后營村 ~222 西吾吉村
沿革 1953年建北屯莊鄉,1958年改管理區,1961年建屯莊營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大西高鄉并入,轄行政村22個(自然村20個),24591人,面積54平方千米。1997年,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田寨、劉寨營、鄧莊、倉堡、賀營、申營、大西高、小西高、趙莊、柴莊、周寨、后營、屯莊營、北屯莊、房莊、楊莊、南屯莊、西吾吉、東吾吉、程寨、南河馬、西呂營22個行政村。
村莊簡介(根據肥鄉縣志,1996年資料)
屯莊營 位于縣城東9.35千米309國道南邊,為屯莊營鄉政府駐地,人口650戶、2618人。傳為宋代建村,明為縣軍墾營地之一,“十集”之一。
北屯莊 位于鄉政府駐地1.75千米處,人口471戶、1895人。宋代建村,與南屯莊對稱。
房莊 位于鄉政府駐地南偏西2.25千米處,人口185戶、763人。明初以姓建村。
東楊莊 位于鄉政府駐地西南3.25千米處,人口220戶、857人。明代建村。
南屯莊位于鄉政府駐地南偏西3.35千米處,人口410戶、1564人。宋代建村,明清為縣四堡之一,稱村名為“南屯莊堡”。
西吾吉 位于鄉政府駐地南2.25千米處,人口210戶、857人。據傳,元代建村。“吾”、“吉”均為姓氏,該村或以姓氏命名,又傳因村有五街而訛為“五吉”云。
東吾吉 位于鄉政府駐地東南2.4千米處,人口205戶、791人。建村同西吾吉。與西吾吉同一自然村。
程寨 位于鄉政府駐地東南稍北4.7千米處,人口330戶、1411人。據傳唐代建村。自古通稱為“程兒寨”。
南河馬 位于鄉政府駐地東偏南3千米處,人口470戶、1608人。明初建村,據傳原名為“南河洼”,后因訛音書寫而成為今名。
西呂營 位于鄉政府駐地東4.2千米處,人口181戶、746戶。傳為宋代建村。
大西高 原為大西高鄉政府駐地,位于鄉政府駐地北3.25千米處,人口210戶、777人,耕2144畝。據傳,明初山西移民王姓遷來建村,仍為其故鄉村名命名。
小西高 位于鄉政府駐地北略東3.75千米處,人口196戶、671人。據傳,明初建村,因地近大西高而村小,故名小西高。
東趙莊 位于鄉政府駐地北略東5.7千米處,人口190戶、743人。明代以姓建村。1982年,定名“東趙莊”以區別于縣城西南之趙莊。
柴莊 位于鄉政府駐地北偏西8.25千米處,人口240戶、941人。明初以姓建村。
周寨 位于鄉政府駐地西北6千米處,人口381戶、1553人。傳為宋代以姓建村。
后營 位于鄉政府駐地西北3.7千米處,人口360戶、1266人。宋代建村,初稱“倉坊堡營”,后簡稱“倉堡營”至今稱“后營”。明代為縣八處軍墾營地之一。
孔倉堡 位于鄉政府駐地西北2.75千米處,人口145戶、548人。宋代建村,初名“倉坊堡”,后簡稱“倉堡”,也稱“前倉堡”。民國間,該村增輥“孔家莊”聚落,今稱孔倉堡。
田寨 位于鄉政府駐地西偏北3.25千米處,人口420戶、1556人。傳為宋代以田、牛二姓建村,因田姓為旺族而名田寨。
劉寨營 位于鄉政府駐地西北2.25千米處,人口200戶、775人。宋代建村,明代為縣軍墾營地之一。
鄧莊 位于鄉政府駐地北1.3千米處,人口180戶、652人。明代建村。
申營 位于鄉政府駐地北偏東2.25千米處,人口233戶、648人。與賀營為同一自然村,建村于宋代,較賀營建村早。
賀營 位于鄉政府駐地北偏東2.25千米處,人口173戶、648人。建村情況見申營,當地民眾通將二村聯稱為“申賀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