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置清苑縣(一說北魏稱清苑縣)。據《太平寰宇記》載;“因縣界清苑河為名。”宋改保塞縣,金復改清苑縣。1958年,撤銷清苑縣,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保定市和唐縣;以原保定市南郊、東郊和河北農業大學的紅星公社及藏村公社與原清苑、徐水兩縣部分村莊合并設立清苑區。
1960年恢復設立清苑縣,以保定市原清苑、滿城、完縣三個區的行政區域為清苑縣的行政區域。1961年5月21日,滿城縣與清苑縣分設,恢復滿城縣(含原完縣)建制。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國函[2015]73號)批復同意撤銷清苑縣,設立保定市清苑區,以原清苑縣的行政區域為清苑區的行政區域,清苑區人民政府駐清苑鎮迎賓中街301號。
1960年底,將徐水縣大西良公社所轄的6個村劃歸清苑縣。1961年,將原徐水縣劃歸保定市的西百樓、東百樓、柴樓、頭臺、高莊、張莊、東大夫莊、西大夫莊、蔡莊、后營10個村劃歸清苑縣。
1964年底,將保定市大陽公社所轄的大陽、中陽、米家堤、銀定莊、付村、后營7個村;五窯公社所轄的唐莊、豐臺、西五窯、四平莊、西北五窯、東五窯、管莊、鳥馬莊、西小莊9個村,共計16個村劃歸清苑縣。
1996年,清苑縣面積954平方千米,人口約67萬人,轄8個鎮、11個鄉:清苑鎮、冉莊鎮、魏村鎮、張登鎮、陽城鎮、大莊鎮、臧村鎮、溫仁鎮、李莊鄉、望亭鄉、何橋鄉、大陽鄉、百樓鄉、東閭鄉、白團鄉、北店鄉、五堯鄉、石橋鄉、北王力鄉。縣政府駐清苑鎮。
1998年12月21日,河北省政府批準同意調整保定市部分縣區的行政區劃。其中:清苑縣撤銷大陽鄉,劃出五堯、百樓2個鄉,設立閻莊、孫村2個鄉,劃出48個村,6.8萬人,面積88.9平方千米。至此,清苑縣轄8鎮10鄉,共271村,60萬人,869平方千米。具體調整情況為:(1)將五堯鄉所轄的小汲店村劃歸南市區富昌鄉;大汲店、后高莊2個村劃歸南市區江城鄉;西小莊、烏馬莊、東五堯、西五堯、北五堯、管莊、小祝澤、四平莊、北唐莊、豐臺10個村劃歸南市區,鄉人民政府名稱、駐地不變。(2)將清苑鎮所轄的青堡、畢莊、趙莊、新安鋪、褚莊、連莊一村、連莊二村、連莊三村、朱莊、阮莊10個村劃歸南市區焦莊鄉;北溝頭、南溝頭、南辛莊、北辛莊、安5個村劃歸南市區五堯鄉;調整后清苑鎮管轄原來的17個村。(3)將百樓鄉所轄的北高莊劃歸北市區韓莊鄉;北閻莊、中閻莊、西閻莊、王莊、高莊、侯郎莊、國公營、梁莊、大呂莊、鐘家營、小呂莊、前營12個村由百樓鄉劃出,設立閻莊鄉,仍歸清苑縣管轄。其余的張莊、頭臺、柴樓、西百樓、東百樓、后營、東大夫莊、西大夫莊、蔡莊9個村劃歸北市區,仍稱百樓鄉。(4)撤銷大陽鄉,將所轄的大陽西、大陽東、中陽、中陽、下閘4個村劃歸南市區楊莊鄉;米家堤、蘭辛莊、何辛莊、銀定莊、東后營、傅村6個村劃歸北市區東金莊鄉;其余的南孫村、王辛莊、張辛莊、大堤口、戒官營、郭辛莊、大侯村、西孫村、北孫村、小侯村10個村劃歸新設立的孫村鄉。孫村鄉仍歸清苑縣管轄。(5)將省榮軍醫院、河北農大農場、先鋒機械廠3個單位所轄的地域從清苑縣境內劃至南市區境內,各自隸屬關系不變。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清苑縣常住總人口605580人,其中:清苑鎮63296人,冉莊鎮35082人,陽城鎮38673人,魏村鎮39909人,溫仁鎮47216人,張登鎮36684人,大莊鎮23199人,臧村鎮31034人,白團鄉34321人,北店鄉24737人,石橋鄉40617人,李莊鄉28217人,北王力鄉25451人,東呂鄉40292人,何橋鄉25651人,孫村鄉16028人,閻莊鄉19381人,望亭鄉35792人。
2002年,清苑縣面積806平方千米,人口約59.47萬人。轄8個鎮、10個鄉,6個社區、266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清苑鎮迎賓街135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清苑縣常住總人口631659人,其中:清苑鎮81383人,冉莊鎮36119人,陽城鎮37981人,魏村鎮38384人,溫仁鎮47420人,張登鎮37146人,大莊鎮23559人,臧村鎮31107人,白團鄉33594人,北店鄉24757人,石橋鄉42581人,李莊鄉26303人,北王力鄉26034人,東呂鄉42408人,何橋鄉27121人,孫村鄉16302人,閻莊鄉20276人,望亭鄉391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