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置石牛縣,宋置中平縣。明初改九名九姓獨山州長官司,弘治七年(1494)置獨山州,民國2年(1913)改獨山縣。因縣城東南獨坡(又稱獨山),四野廣陌平疇,一山中立,不連他山,故名。
1996年,獨山縣轄8個鎮、7個鄉、3個民族鄉:城關鎮、上司鎮、麻尾鎮、甲里鎮、下司鎮、基長鎮、兔場鎮、麻萬鎮、羊鳳鄉、堯梭鄉、翁臺水族鄉、甲定水族鄉、水巖鄉、本寨水族鄉、堯棒鄉、董嶺鄉、黃后鄉、打羊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獨山縣總人口317910人,其中:城關鎮51733人,兔場鎮13148人,麻萬鎮29447人,基長鎮37944人,上司鎮23354人,下司鎮19366人,甲里鎮12030人,麻尾鎮21228人,堯梭鄉16065人,羊鳳鄉14085人,甲定水族鄉2824人,翁臺水族鄉2594人,本寨水族鄉21432人,水巖鄉10094人,打羊鄉13049人,堯棒鄉10710人,黃后鄉10240人,董嶺鄉8567人。
2003年8月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獨山縣變更上司鎮塘八村打吉組隸屬關系,將其劃由打羊鄉管轄。上司鎮、打羊鄉行政區域界線作相應調整。
2003年末,獨山縣總人口34.9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76萬人;少數民族24.06萬人。轄8個鎮、10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250個村委會、9個居委會。
2006年,獨山縣轄8個鎮、10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城關鎮、兔場鎮、麻萬鎮、基長鎮、上司鎮、下司鎮、甲里鎮、麻尾鎮、堯梭鄉、羊鳳鄉、甲定水族鄉、翁臺水族鄉、本寨水族鄉、水巖鄉、打羊鄉、堯棒鄉、黃后鄉、董嶺鄉。
2007年末,全縣面積2422.2平方千米,總人口34.6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96萬人,占總人口的11.43%;少數民族人口26.4萬人,占總人口的76.2%。轄8個鎮、10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9個居委會、133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獨山縣常住總人口265212人,其中:城關鎮56683人,兔場鎮10687人,麻萬鎮25324人,基長鎮28195人,上司鎮18275人,下司鎮15288人,甲里鎮8407人,麻尾鎮17781人,堯梭鄉12612人,羊鳳鄉10750人,甲定水族鄉1930人,翁臺水族鄉2191人,本寨水族鄉18032人,水巖鄉7043人,打羊鄉9817人,堯棒鄉8021人,黃后鄉7827人,董嶺鄉6349人。
2010年末,獨山縣常住人口26.53萬人。2011年末,獨山縣面積2442.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6.34萬人,戶籍人口34.94萬人,轄8個鎮、10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9個居委會、133個行政村。
2013年,撤銷城關鎮、堯梭鄉、羊鳳鄉,設立百泉鎮;撤銷麻尾鎮、堯棒鄉、黃后鄉、董嶺鄉,設立新的麻尾鎮;撤銷兔場鎮、甲定水族鄉、翁臺水族鄉,設立影山鎮;撤銷基長鎮、水巖鄉,設立新的基長鎮;撤銷本寨水族鄉,設立玉水鎮;撤銷上司鎮、打羊鄉,設立新的上司鎮;撤銷甲里鎮,將四九村、星朗村劃入下司鎮,將甲里村、峰洞村、角寨村劃入上司鎮。
全縣現轄8個鎮:百泉鎮、影山鎮、麻萬鎮、基長鎮、上司鎮、下司鎮、麻尾鎮、玉水鎮。縣政府駐百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