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元二十年(1360年)置古州八萬洞總管府,后改軍民府,屬思州安撫司。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古州蠻夷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二十六年(1393年)置古州衛,尋廢;永樂六年(1408年)設古州司流官吏目;十二年(1414年)以古州蠻夷長官司屬黎平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設開泰縣承分駐古州;七年(1729年)設古州鎮,置古州廳,以黎平府同知駐其地;乾隆元年(1736年)置古州兵備道;二年(1738年)移開泰縣承分駐朗洞。
民國二年(1913年)改古州廳為榕江縣,以縣境有榕江(今稱都柳江)得名,屬黔東道;十二年直屬于;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1936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屬第二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獨山專區,1952年屬都勻專區,1956年劃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將從江縣并入,1961年將從江縣分出。
1996年,榕江縣轄6個鎮、14個鄉:古州鎮、忠誠鎮、寨蒿鎮、朗洞鎮、樂里鎮、平永鎮、車江鄉、栽麻鄉、崇義鄉、兩汪鄉、平陽鄉、仁里水族鄉、塔石瑤族水族鄉、三江水族鄉、平江鄉、八開鄉、定威水族鄉、興華水族鄉、計劃鄉、水尾水族鄉。縣政府駐古州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榕江縣常住總人口300369人,其中:古州鎮41817人,忠誠鎮25279人,寨蒿鎮20473人,平永鎮17123人,樂里鎮23627人,朗洞鎮20106人,車江鄉18439人,栽麻鄉14306人,崇義鄉9958人,平江鄉12069人,三江鄉12008人,仁里鄉10098人,塔石鄉8840人,八開鄉18436人,定威鄉5441人,興華鄉9856人,計劃鄉12295人,水尾鄉3461人,平陽鄉9615人,兩汪鄉7122人。
2003年末,榕江縣總人口32.8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5.6萬人,非農業人口2.42萬人。轄6個鎮、14個鄉(其中6個民族鄉):古州鎮、忠誠鎮、寨蒿鎮、平永鎮、樂里鎮、朗洞鎮、車江鄉、栽麻鄉、崇義鄉、平江鄉、三江水族鄉、仁里水族鄉、塔石瑤族水族鄉、八開鄉、定威水族鄉、興華水族鄉、計劃鄉、水尾水族鄉、平陽鄉、兩汪鄉。共有268個村委會、14個居委會。
2006年8月25日,經省政府批準,撤銷車江鄉,其原轄地劃歸古州鎮管轄。2007年末,全縣總面積3315.8平方千米,總人口33.8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8.69萬人,占84.66%,非農業人口2.64萬人。轄6個鎮、13個鄉(其中6個民族鄉),268個行政村、14個居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榕江縣常住總人口286322人,其中:古州鎮70098人,忠誠鎮23478人,寨蒿鎮17262人,平永鎮14928人,樂里鎮19201人,朗洞鎮17727人,栽麻鄉14102人,崇義鄉8182人,平江鄉12676人,三江鄉12836人,仁里鄉8402人,塔石鄉7889人,八開鄉17426人,定威鄉5015人,興華鄉8984人,計劃鄉11210人,水尾鄉3563人,平陽鄉7735人,兩汪鄉5608人。2010年末,榕江縣常住人口28.68萬人。
2011年末,榕江縣面積33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60萬人;戶籍人口35.4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28.1萬,占總人口的79.2%。轄6個鎮、13個鄉(其中6個民族鄉),3個社區、260個行政村,1653個村民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