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25年)始置溫江縣。隋改名萬春縣,唐復置溫江縣。2002年,撤銷溫江縣,設立成都市溫江區,區政府駐柳城鎮。
1996年,溫江縣面積227平方千米,人口約29.3萬人。轄10鎮?h政府駐柳城鎮。
1999年,溫江縣轄11個鎮、4個鄉:柳城鎮、和盛鎮、通平鎮、天府鎮、金馬鎮、公平鎮、萬春鎮、永盛鎮、永寧鎮、涌泉鎮、踏水鎮;玉石鄉、壽安鄉、柳林鄉、鎮子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溫江縣常住總人口322290人,其中:柳城鎮63271人,和盛鎮23634人,永盛鎮11537人,天府鎮24700人,金馬鎮18757人,公平鎮24384人,萬春鎮22127人,通平鎮14983人,永寧鎮20985人,涌泉鎮24102人,踏水鎮15714人,柳林鄉18379人,鎮子鄉15345人,壽安鄉12078人,玉石鄉12294人。
2003年9月2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3]24號)批復同意涌泉鎮政府駐地由干家店子遷至花土村6組。?年,溫江區轄10個鎮:柳城鎮、和盛鎮、通平鎮、天府鎮、永盛鎮、金馬鎮、涌泉鎮、公平鎮、萬春鎮、永寧鎮、踏水鎮,共有182個行政村。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溫江區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04]38號)同意溫江區調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溫江區轄6鎮、4街道辦事處。具體如下:一、撤銷柳城、天府、涌泉、公平、通平、踏水6個鎮和玉石、鎮子、柳林3個鄉。二、擴大4個鎮的行政區域:(1)將原玉石鄉、通平鎮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壽安鎮。壽安鎮政府駐吳家場。(2)將原天府鎮的臨江、綦江、慶元、桂花、鐵籬、大明、春林、友誼8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和盛鎮。和盛鎮政府駐舒家渡。(3)將原踏水鎮、鎮子鄉和原柳城鎮的南岳社區居委會所屬行政區域并入萬春鎮。萬春鎮政府駐原踏水鎮踏水橋。(4)將原柳林鄉的光明、雙河、興元、新春、瓦窯、新橋等6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金馬鎮。金馬鎮政府駐太極地。三、原柳城、涌泉、公平3個鎮和天府鎮的部分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設立4個街道辦事處,由成都市按規定程序自行審批。9月1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復同意溫江區調整鄉鎮行政區劃:一、設置柳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為原柳城鎮東大街、北街、小南街、西大街、和寧街、文化路、麻市街、慶豐街、德通橋、鳳溪大道、魚鳧路、永寧路、黃金路、和平、萬盛社區居委會和涼水、紅光、燎原村以及原涌泉鎮的新華村所轄區域,街道辦事處駐原柳城鎮來鳳路; 二、設置天府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為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園區(包括原天府鎮的梓潼、金橋、金義、維新村和原金馬鎮的新壩、高堰、清泰村)和原天府鎮的柏樹村和德全村、原柳城鎮的籠堰村和前進村、原柳林鄉柳江村所轄區域,街道辦事處駐原天府鎮天府街; 三、設置涌泉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為原涌泉鎮的五福、鳳凰、華豐、花土、共耕、共和、前鋒、高燈、明光、洪江、雙堰村和原柳林鄉的大田村所轄區域,街道辦事處駐原涌泉鎮花土村; 四、設置公平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為原公平鎮和原柳城鎮的合江、太極村、長安路社區居委會所轄區域,街道辦事處駐原公平鎮公平場。
2004年,溫江區總面積27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143人/平方千米。轄柳城、天府、涌泉、公平4個街道和和盛、永盛、金馬、萬春、永寧、壽安6個鎮,共有27個社區、166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溫江區常住總人口457070人,其中:柳城街道144039人,公平街道47939人,涌泉街道23543人,天府街道51933人,和盛鎮34419人,永盛鎮15191人,金馬鎮24007人,永寧鎮23102人,萬春鎮57059人,壽安鎮358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