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簡稱甬。“甬”之名,用朝已有。一說,“甬”從甬江得名,甬江又以發源于甬山得名。甬山在鄞縣、奉化市交界處上。甬是個象形字,當作大鐘解。因山巒很象一只覆置的大鐘形狀,故名。另一說,甬為涌的意思,指此處水源豐富,象泉汛一般,故名。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楚國后,設會稽郡,現今寧波市為其鄞、鄮、句章三縣。隋開皇九年(589年)三縣合并為句章縣,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鄞州,八年改稱鄮縣、以縣南有鄮山得名。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置明州。明州,以境內四明山得名,也稱四明。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收明州為慶元府。元代為慶元路。明朝初,以慶元有慶賀元朝之久改為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避國號“明”,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改稱寧波府。1949年設立寧波市。
1994年6月1日省民政廳批準撤銷北侖區大榭鄉,設立北侖區大榭街道。1994年末,寧波市轄5個區、3個市、3個縣,15個街道、116個鎮、33個鄉。海曙區轄5個街道、1個鎮、1個鄉;江東區轄5個街道、2個鄉;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1個鄉;北侖區轄1個街道、7個鎮、2個鄉;鎮海區轄5個鎮、1個鄉;余姚市轄20個鎮、2個鄉;慈溪市轄22個鎮、1個鄉;奉化市轄11個鎮、8個鄉;鄞縣轄19個鎮、4個鄉;象山縣轄13個鎮、6個鄉;寧海縣轄14個鎮、5個鄉。
1995年5月3日,浙江省民政廳(浙民行字[1995]8號)批復同意鄞縣塘溪鄉撤鄉建鎮;12月29日,浙江省民政廳批復同意象山縣下沈鄉撤鄉建鎮(浙民行字[1995]36號),奉化市桐照鄉撤鄉建鎮(浙民行字[1995]37號)。1996年8月23日,寧波市人民政府(甬政發[1996]176號)批復同意海曙區設立白云街道;12月20日,浙江省民政廳(浙民行字[1996]34號)批復同意寧海縣大佳河鄉撤鄉建鎮。1997年11月16日,浙江省民政廳(浙民行字[1997]13號)批復同意慈溪市小安鄉撤鄉建鎮,并更名為杭州灣鎮。1998年7月28日,浙江省民政廳(浙民行字[1998]9號)批復同意鄞縣洞橋鄉撤鄉建鎮。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寧波市總人口5963362人;其中:海曙區349739人、江東區292552人、江北區271223人、北侖區382278人、鎮海區271707人、象山縣484236人、寧海縣518186人、鄞縣854627人、余姚市852719人、慈溪市1214537人、奉化市471558人。
2000年末,寧波市轄5個區、3個市、3個縣,16個街道、122個鎮、27個鄉,737個居委會、4792個行政村。海曙區轄6個街道、1個鎮、1個鄉;江東區轄5個街道、2個鄉;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1個鄉;北侖區轄1個街道、7個鎮、2個鄉;鎮海區轄5個鎮、1個鄉;余姚市轄20個鎮、2個鄉;慈溪市轄23個鎮;奉化市轄12個鎮、7個鄉;鄞縣轄21個鎮、2個鄉;象山縣轄14個鎮、5個鄉;寧海縣轄15個鎮、4個鄉。
2001年2月8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1]20號)批復同意寧海縣撤梅林鎮、橋頭湖鎮,并入城關鎮。6月15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1]95號)批準同意象山縣撤丹城鎮,建立丹東、丹西街道;撤爵溪鎮,建立街道;撤昌國鎮,并入石浦鎮;撤下沈鎮,并入西周鎮。6月16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1]96號)批復同意奉化市撤大橋鎮,設立錦屏、岳林街道;松岙鄉撤鄉建鎮;溪口鎮、班溪鎮、蹕駐鄉、斑竹鄉,合并建立溪口鎮;撤莼湖鎮、桐照鎮、鮚埼鄉,合并建立莼湖鎮;撤江口鎮、方橋鎮,建立江口鎮;撤白杜鄉,并入西塢鎮;撤樓巖鄉,并入尚田鎮;撤董李鄉,并入大堰鎮。9月12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1]181號)批復同意江北區撤乍浦鄉,并入慈城鎮。9月20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1]188號)批復同意鎮海區撤城關鎮,建立招寶山、蛟川街道;撤莊市鎮,建立街道;撤河頭鄉,合并建立九龍湖鎮;撤貴駟鎮、駱駝鎮,建立駱駝街道。9月20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1]189號)批復同意余姚市撤余姚鎮、梁輝鎮、肖東鎮,建立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街道。9月24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1]197號)批復同意慈溪市撤滸山鎮、宗漢鎮、坎墩鎮,分別建立街道;撤鳴鶴鎮、師橋鎮、觀城鎮,建立觀海衛鎮;撤杭州灣鎮,并入周巷鎮。(撤銷21個鎮、9個鄉,建立16個街道)
2001年末,寧波市總人口543.3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0.86萬人,占總人口27.76%。轄海曙、江東、江北、鎮海、北侖5區(合計面積1033平方千米,人口126.13萬人),鄞縣、寧海、象山3縣,余姚、慈溪、奉化3個縣級市,共有32個街道、101個鎮、18個鄉,552個居委會、3883個村委會。海曙區轄6個街道、1個鎮、1個鄉;江東區轄5個街道、2個鄉;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北侖區轄1個街道、7個鎮、2個鄉;鎮海區轄4個街道、2個鎮;余姚市轄4個街道、17個鎮、2個鄉;慈溪市轄3個街道、17個鎮;奉化市轄2個街道、9個鎮;鄞縣轄21個鎮、2個鄉;象山縣轄3個街道、10個鎮、5個鄉;寧海縣轄13個鎮、4個鄉。
2002年2月1日,國務院(國函[2002]8號)批復同意撤銷鄞縣,設立寧波市鄞州區。2002年1月7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2]2號)批復同意海曙區撤段塘鎮、西郊鄉,分別建立街道(3月實施)。西郊街道更名為望春街道(3月實施)。2月1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2]19號)批復同意江東區撤東郊鄉、福明鄉,分別建立街道(3月實施)。2002年末,寧波市總面積9365平方千米。總人口546.1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2.43萬人,占總人口29.74%。轄海曙、江東、江北、鎮海、北侖、鄞州6區(合計2560平方千米、203.41萬人),寧海、象山2縣,余姚、慈溪、奉化3個縣級市,共有36個街道、100個鎮、15個鄉,602個居委會、3846個村委會。海曙區轄8個街道;江東區轄7個街道;江北區轄4個街道、4個鎮;北侖區轄1個街道、7個鎮、2個鄉;鎮海區轄4個街道、2個鎮;鄞州區轄21個鎮、2個鄉;余姚市轄4個街道、17個鎮、2個鄉;慈溪市轄3個街道、17個鎮;奉化市轄2個街道、9個鎮;象山縣轄3個街道、10個鎮、5個鄉;寧海縣轄13個鎮、4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