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縣釋名》:“隋為懷德縣,唐析置信義縣,宋諱義改宜,有招義山、信義水”。1995年撤縣設市。
2000年,信宜市轄23個鎮:東鎮鎮、池洞鎮、硃砂鎮、懷鄉鎮、旺沙鎮、徑口鎮、鎮隆鎮、貴子鎮、茶山鎮、新寶鎮、平塘鎮、洪冠鎮、錢排鎮、白石鎮、丁堡鎮、金垌鎮、水口鎮、高坡鎮、思賀鎮、合水鎮、大成鎮、北界鎮、安莪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信宜市常住總人口907978人,其中:東鎮鎮171995人,鎮隆鎮44325人,水口鎮51695人,北界鎮41014人,高坡鎮18067人,丁堡鎮33902人,池洞鎮53125人,金垌鎮26640人,徑口鎮23348人,硃砂鎮28539人,安莪鎮18136人,旺沙鎮17999人,貴子鎮30601人,懷鄉鎮61426人,茶山鎮18064人,洪冠鎮29069人,白石鎮43900人,大成鎮31982人,錢排鎮43230人,合水鎮31979人,新寶鎮26743人,平塘鎮35037人,思賀鎮27162人。
2002年,信宜市轄東鎮、池洞、硃砂、貴子、懷鄉、洪冠、平塘、思賀、白石、錢排、新寶、合水、大成、水口、鎮隆、北界、高坡、金洞、徑口、安我、旺沙、茶山、丁堡23個鎮。
2003年11月,(1)撤銷旺沙、安莪2鎮,將其行政區域并入朱砂鎮。調整后,朱砂鎮共有32個村委會,總面積282.03平方千米,總人口85930人,朱砂鎮政府駐原朱砂鎮政府駐地;(2)撤銷高坡鎮,將其行政區域并入北界鎮。調整后,北界鎮共有33個村委會,總面積182.44平方千米,總人口83721人,北界鎮政府駐原北界鎮政府駐地;(3)撤銷徑口鎮,將其行政區域并入金垌鎮。調整后,金垌鎮共有2個居委會和23個村委會,總面積195.71平方千米,總人口68538人,金垌鎮政府駐原金垌鎮政府駐地。區劃調整后,信宜市轄東鎮、池洞、朱砂、貴子、懷鄉、洪冠、平塘、思賀、白石、錢排、新寶、合水、大成、水口、鎮隆、北界、金洞、茶山、丁堡19個鎮。
2005年1月4日,粵民區[2005]1號批準撤銷東鎮鎮,設立東鎮街道。調整后,信宜市轄東鎮1個街道和池洞、硃砂、貴子、懷鄉、洪冠、平塘、思賀、白石、錢排、新寶、合水、大成、水口、鎮隆、北界、金垌、茶山、丁堡18個鎮。
2008年末,信宜市戶籍總人口135005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9699人。
2009年末,信宜市面積3081.18平方千米,轄1個街道、18個鎮,36個居委會、352個行政村。市政府駐東鎮街道人民路39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信宜市常住總人口913708人,其中:東鎮街道222634人,鎮隆鎮41546人,水口鎮50022人,丁堡鎮32005人,池洞鎮48955人,貴子鎮26723人,懷鄉鎮56936人,茶山鎮18306人,洪冠鎮26654人,白石鎮41337人,大成鎮28233人,錢排鎮46416人,合水鎮29777人,新寶鎮25252人,平塘鎮31882人,思賀鎮27191人,金垌鎮43263人,朱砂鎮58383人,北界鎮55298人,信宜市國營紅旗農場2895人。
2012年末,信宜市轄18個鎮、1個街道,面積3101.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36.31萬人,常住人口94.14萬人。
2013年2月21日,《信宜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設立白石等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批復》(信府函[2013]7號)同意按各相關鎮所設定轄區分別設立白石鎮白石,丁堡鎮丁堡,金垌鎮金垌、徑口,北界鎮高坡,錢排鎮錢排,平塘鎮平塘等7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