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月27日,國務院批準:設立營口市鲅魚圈區,以蓋縣鲅魚圈公社為其行政區域。1988年3月,遼寧省政府決定在此興建營口出口加工區;1990年8月更名為營口新經濟區。
1992年10月,國務院批準在鲅魚圈區設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998年底(一說1993年3月),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鲅魚圈區政府合署辦公,管委會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對開發區(鲅魚圈區)的政務工作實行全面領導,區政府主要為開發建設和港口發展提供社會保障服務。
1996年,鲅魚圈區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約9.2萬人。轄4個街道:海星街道、紅海街道、海東街道、望海街道。區政府駐海星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鲅魚圈區常住總人口134576人,其中:海星街道86280人,紅海街道16252人,望海街道7226人,海東街道24818人。
2002年6月,全區轄4個街道,12個社區、15個行政村,面積66.4平方千米 ,人口約11.79萬人。
2004年1月8日,國務院(國函[2004]2號)批準同意將縣級蓋州市的熊岳鎮、蘆屯鎮、紅旗鎮劃歸營口市鲅魚圈區管轄(注:遼寧省政府遼政[2004]30號文件批復;實際已于2003年調整)。調整前:鲅魚圈區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面積人口數據根據簡冊2004)。調整后,全區面積268平方千米,轄4個街道、3個鎮。
2008年12月,區政府(管委會)駐地由海星街道錢塘江路15號遷至紅海街道日月大道【2004年起已不在原址辦公,新址于2006年開始建設】。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鲅魚圈區常住總人口431087人,其中:紅海街道51661人,海星街道136641人,望海街道8146人,海東街道55110人,熊岳鎮97477人,蘆屯鎮58062人,紅旗滿族鎮239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