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轄鎮。是縣政府駐地,全縣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位于縣境東南部。轄11個居委會、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暗門灘。地處河谷地、山地,北川河沿境東向南流過。為西(寧)大(通)鐵路終點,227國道、S1寧大高速公路穿境。古跡有明代古建筑邊墻。
【沿革】1952年建橋頭鄉,1956年設橋頭鎮,1958年改五星公社,次年更名橋頭公社,1965年復設橋頭鎮。1996?年,面積33.6平方千米,人口6.2萬人,其中回族占總人口的16.2%,藏族占3.2%,轄胡基溝、向陽堡、紅河限、暗門灘、元樹爾、小煤洞、大煤洞7個行政村和人民路、解放北路、解放南路、橋東、牦牛山、園林北路、園林南路7個居委會。2001年,原新城鄉和元朔鎮的老營莊、毛家寨、賀家寨、毛家溝、大灣、水泉灣6個村并入橋頭鎮,總面積121.8平方千米,總人口10130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6954人。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630121100:
~001 121人民路南居委會
~002 121人民路北居委會
~003 121園林路北居委會
~005 121園林路南居委會
~006 121解放路北居委會
~007 121解放路南居委會
~008 121元朔居委會
~009 121橋電居委會
~010 121小石山居委會
~011 121礦山居委會
~012 121八一居委會
~200 122大煤洞村
~201 122元樹爾村
~202 122安門灘村
~203 220胡基溝村
~204 122小煤洞村
~205 220向陽堡村
~206 122紅河限村
~207 122毛家寨村
~208 220老營莊村
~209 220大灣村
~210 220水泉灣村
~211 220毛家溝村
~212 122賀家寨村
~213 122古城村
~214 122后莊村
~215 220后子溝村
~216 122南關村
~217 122上關村
~218 220上廟溝村
~219 220下廟溝村
~220 122新城村
~221 220窯莊村
原【元朔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7千米。地處河谷平原,北川河沿境西向南流過。民國廿六年(1937)設元朔鄉,1951年改第五區第四鄉,1952年復設元朔鄉,1956年劃歸西寧市管轄,1960年復歸大通縣設元朔公社,1984年改元朔鄉。1996?年,面積52.8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上鮑堡、鮑家寨東、鮑家寨西、水泉灣、毛家寨、老營莊、賀家寨、新添堡、毛家溝、大灣10個行政村。2001年撤鎮,將老營莊、毛家寨、賀家寨、毛家溝、大灣、水泉灣6個村并入橋頭鎮,新添堡、上堡、鮑東、鮑西4個村并入長寧鎮。
原【新城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5千米。地處河谷平原,北川河沿境東向南流過。民國廿五年(1936)設永安鄉,民國三十四年改新城鄉,1951年改第五區第一鄉,1952年復設新城鄉,1956年劃歸西寧市管轄,1960年又劃歸大通縣設新城公社,1984年改為新城鄉。1996?年,面積59.2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其中回族占總人口的16.4%,轄新城、上關、后莊、南關、古城、上廟、下廟、窯莊、后子溝9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