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口鎮位于徽州區中部,東與歙縣鄭村鎮棠樾接壤,南與巖寺鎮毗鄰、西與西溪南鎮相嵌、北與呈坎鎮相連。面積38.5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2008年)。轄潛口、澄塘、坤沙、唐模、東山、蜀源6個行政村,129個村民小組。距區府巖寺4千米、市府屯溪21千米。
境內地勢多丘平緩,平畈區平均海拔180米,森林覆蓋率50.6%。205國道貫境抵黃山風景區,合銅黃高速公路、呈歙旅游公路穿境。是安徽省旅游文化名鎮、安徽省第一批“擴權強鎮”試點鎮之一。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潛口民宅(潛口明清民居博物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司諫第、曹門廳、方文泰宅,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4A”級景區唐模古村落。
[2008代碼]341004102:~200潛口村 ~201澄塘村 ~202坤沙村 ~203唐模村 ~204東山村 ~205蜀源村 [2006年代碼]341004102(10個行政村):~200潛口村 ~201水界山村 ~202陳村村 ~203澄塘村 ~204坤沙村 ~205唐模村 ~206穎川村 ~207東山村 ~208二聯村 ~209蜀源村
[沿革]1949年5月置潛口鎮,1952年改鄉,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7年,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水界山、澄塘、潛口、唐模、東山、蜀源、坤沙、二聯、穎川、陳村10個村委會,129個村民小組。
潛口村于2008年年初由原潛口村、原水界山村、原陳村的東方片、上林、下林等合并組成,面積14平方千米,人口5260人,轄17個自然村、42個村民小組。境內地勢平緩。有潛口民宅、金紫祠等景點。
唐模村始建于唐,盛于明、清。2005年有農業人口1482人,轄17個村民小組。是一個充滿江南水鄉風韻的徽州古村落,檀干溪穿村而過,全村夾岸而居,景點有穿村而過的水街、古樸的徽派民居、宗祠。
東山村:2005年轄9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045人。
蜀源村:始建于南宋建炎年(1127年),位于潛口鎮東北部,北與呈坎鎮接壤,東臨歙縣富堨鎮,西、南分別與本鎮東山村、二聯村毗鄰;2005年,面積2.6平方千米,人口832人,轄6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因村四面環山,極似四川盆地,故稱蜀源,又因其水口觀音山上盛產桃花、曇花,而有“小桃花源”和“優曇谷”之稱。呈靈潛公路穿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