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高祖六年(前201)置涪縣。晉永嘉元年(307年)改名涪城縣。1913年以治地在綿山之陽,改為綿陽縣。1976年將綿陽縣城關鎮和城郊、開元、園藝、五一公社劃出建立綿陽市(縣級)。1978年撤銷綿陽縣,其政區并入綿陽市。1985年改綿陽市為地級綿陽市中區。
1992年10月30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127號)批復同意撤銷綿陽市市中區,設立涪城區、游仙區。涪城區轄城廂、城北、工區、南山、朝陽5個街道辦事處和石塘、豐谷、塘汛、永興、吳家、楊家、青義、城郊、金峰9個鄉鎮,區政府駐原綿陽市市中區政府駐地。1993年正式撤銷市中區,在涪江以西建涪城區。
1996年,涪城區面積597.3平方千米,人口約50.4萬人。轄6街道7鎮5鄉:城廂街道、城北街道、工區街道、南山街道、朝陽街道、綿陽市開發區街道、吳家鎮、塘汛鎮、石塘鎮、豐谷鎮、楊家鎮、永興鎮、青義鎮、金峰鄉、城郊鄉、玉皇鄉、石洞鄉、河邊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涪城區常住總人口671401人,其中:城廂街道51343人,城北街道49505人,工區街道86901人,南山街道48086人,朝陽街道33766高新區街道43971人,豐谷鎮16756人,關帝鎮9946人,塘汛鎮33743人,青義鎮18157人,龍門鎮11847人,石塘鎮38537人,吳家鎮17470人,楊家鎮13768人,金峰鎮11627人,玉皇鎮10102人,新皂鎮17015人,河邊鎮12446人,磨家鎮10800人,永興鎮33026人,城郊鄉93190人,石洞鄉9399人。
2004年,涪城區轄城廂、城北、工區、南山、朝陽、高新區、園藝、創業園、經開區城南9個街道,石塘、豐谷、塘汛、永興、金峰、關帝、龍門、吳家、楊家、青義、河邊、新皂、磨家、玉皇14個鎮和城郊、石洞2個鄉。
2010年1月12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10]2號)批復同意:石塘鎮政府駐地從御營社區遷至瓦店村;城郊鄉政府駐地從高水社區遷至金家林村;青義鎮政府駐地從青漪社區遷至龍中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涪城區常住總人口866727人,其中:城廂街道73345人,城北街道68931人,工區街道135592人,南山街道71069人,朝陽街道82110人,高新街道84584人,城南街道35234人,創業園街道28144人,豐谷鎮12741人,關帝鎮7717人,塘汛鎮28160人,青義鎮50893人,龍門鎮13134人,石塘鎮21473人,吳家鎮16712人,楊家鎮11791人,金峰鎮8441人,玉皇鎮8219人,新皂鎮16960人,河邊鎮9875人,磨家鎮14028人,永興鎮34843人,城郊鄉26658人,石洞鄉607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