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于1952年建縣,是將原昌感、樂東、白沙、儋縣部分黎區劃設的。因境內黎峒有東方、中方、西方三村,當時設治于“東方村”而得名。1958年為適應“大躍進”的需要,將昌感、東方、白沙三縣合為東方縣(大縣),治所設在寶橋(叉河),不久遷駐八所鎮。1961年分縣,恢復白沙縣,以昌化江為界劃分昌江、東方兩縣,昌江居北,東方居南。1987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東方縣,設立東方黎族自治縣。1997年3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撤銷東方黎族自治縣設立東方市(縣級),其管轄范圍不變。3月30日舉行撤縣設市掛牌儀式。
1995年底,東方黎族自治縣總面積2256.27平方千米,總人口33.6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54萬人,非農業人口7.06萬人;城鎮人口5.90萬人,農村人口27.70萬人。少數民族6.84萬人(其中黎族6.71萬人)。轄9個鎮、8個鄉(其中少數民族鄉鎮8個),186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229個自然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縣城八所鎮。
1996年底,東方黎族自治縣位于海南島西南部,西瀕北部灣,北、東、南與昌江縣和樂東縣接壤。總面積2256.27平方千米,總人口34.16萬人,其中黎族7.19萬人。轄17個鄉鎮、180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228個自然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縣城八所鎮。
1997年底,東方市位于海南島西南部,西瀕北部灣,北和東與昌江縣接壤,南靠樂東縣。陸地面積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4.53萬人,其中黎族7.34萬人。轄17個鄉鎮、180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228個自然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地八所鎮。
1998年底,東方市陸地面積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4.96萬人,其中黎族7.45萬人。轄17個鄉鎮(羅帶鄉、中沙鄉、大田鄉、廣壩鄉、江邊鄉、公愛鄉、三家鄉、天安鄉、八所鎮、東方鎮、新街鎮、墩頭鎮、四更鎮、新龍鎮、感城鎮、板橋鎮、抱板鎮)、187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地八所鎮。
1999年底,東方市位于海南島西南部,西臨北部灣,北和東北隔昌化江與昌江縣相望,東南與樂東縣毗鄰。陸地面積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5.41萬人,其中黎族7.58萬人。轄17個鄉鎮、11個居委會、187個行政村、228個自然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地八所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358318人,其中:東河鎮17711人,抱板鎮12156人,板橋鎮22654人,感城鎮38907人,八所鎮68638人,新街鎮13955人,墩頭鎮5647人,四更鎮23889人,新龍鎮16351人,天安鄉6055人,公愛鄉5806人,廣壩鄉3378人,江邊鄉6128人,大田鄉12204人,中沙鄉7598人,羅帶鄉32681人,三家鄉31603人,國營廣壩農場7472人,國營紅泉農場5546人,國營公愛農場2735人,國營東方華僑農場6720人,八所港務總公司5825人,海南鐵路總公司4659人。
2000年底,東方市陸地面積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6.55萬人,其中黎族7.7萬人。轄17個鄉鎮、11個居委會、184個行政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地八所鎮。
2001年底,東方市陸地面積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7.04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82285戶、總人口37044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6114人。),其中黎族7.8萬人。轄17個鄉鎮、11個居委會、185個行政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地八所鎮。
2002年,新街鎮、墩頭鎮、羅帶鎮、八所鎮合并,設立八所鎮;中沙鄉、板橋鎮合并,設立板橋鎮;抱板鎮、大田鄉合并,設立大田鎮;廣壩鄉、東河鎮合并,設立東河鎮;公愛鄉、天安鄉合并,設立天安鄉;撤銷三家鄉,設立三家鎮。年底,東方市陸地面積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7.77萬人,其中黎族7.98萬人。轄8個鎮、2個鄉(八所鎮、感城鎮、三家鎮、板橋鎮、四更鎮、新龍鎮、大田鎮、東河鎮、天安鄉、江邊鄉),11個居委會、185個行政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市政府駐八所鎮。
2003年底,東方市陸地面積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8.17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88121戶、總人口38167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9881人。),其中少數民族占21.2%。轄8個鎮2個鄉、7個居委會、185個行政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和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八所鎮。
2004年底,東方市陸地面積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8.69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91224戶、總人口38690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5005人。),其中少數民族占21.2%。轄8個鎮、2個鄉,7個居委會、185個行政村,境內有3個國有農場和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八所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