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區一帶,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先后隸屬佳木斯市第三區和第四區管轄。1956年夏,撤銷區的建制,設立佳東街道辦事處。1958年1月,并入和平區。1961年1月,由和平區劃出部分區域,設立佳東區。1968年4月,改稱東風區。
1992年末,東風區位于佳木斯市城區東部,東與郊區松江鄉毗鄰,南與樺川縣接壤,西與前進區分界,北抵松花江。為佳木斯市新興的工業區之一。總面積52.9平方千米。總人口9.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4萬人;朝鮮、滿、回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4%。轄佳東、建國、曉云、造紙、佳南5個街道。區政府駐地建國路。(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有改動)
2000年,東風區轄5個街道:建國街道、曉云街道、佳東街道、佳南街道、造紙街道。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東風區總人口109587人。其中:曉云街道26628人、佳東街道21327人、造紙街道27399人、佳南街道17370人、建國街道16863人。
2004年,將郊區的松江鄉整建制劃歸東風區管轄;將東風區佳南街道的紅霞、三江、宏達、雙合四個社區劃歸前進區管轄。調整后,東風區轄5個街道、1個鄉;東風區與前進區行政區域界線為:北起松花江南岸,沿杏林路向南至安慶街至同三公路止。
2009年,東風區轄5個(一說6個)街道、2個鄉:建國街道、曉云街道、佳東街道、佳南街道、造紙街道、松江鄉(街道)、建國鄉。
2011年1月4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關于佳木斯市東風區建國鄉撤鄉設鎮的批復》(黑民區[2011]7號):同意東風區撤銷建國鄉,設立建國鎮。以原建國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建國鎮的行政區域,隸屬關系不變,建國鎮人民政府仍駐建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