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析撫寧、臨榆、遷安三縣長城以北地區置都山設置局。1933年建青龍縣,因境內青龍河而得名,治所大丈子,屬熱河省。1946年析建青西縣(治今寬城),屬冀東區。1947年撤青西縣,建青平縣。1949年青龍、青平二縣劃歸熱河省,同年青平縣并入青龍縣。1962年析置寬城縣。1986年改青龍縣為青龍滿族自治縣。
1996年,青龍滿族自治縣面積3510平方千米,人口約52.3萬人,其中滿族約33.4萬人。轄6個鎮、19個鄉:祖山鎮、木頭凳鎮、雙山子鎮、馬圈子鎮、青龍鎮、肖營子鎮、龍王廟鄉、鳳凰山鄉、三星口鄉、干溝鄉、大巫嵐鄉、土門子鄉、大石嶺鄉、隔河頭鄉、官場鄉、茨榆山鄉、平方子鄉、安子嶺鄉、朱杖子鄉、草碾鄉、七道河鄉、八道河鄉、婁杖子鄉、三撥子鄉、涼水河鄉。縣政府駐青龍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青龍滿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482424人,其中:青龍鎮63833人,祖山鎮21202人,木頭凳鎮29853人,雙山子鎮20243人,馬圈子鎮22873人,肖營子鎮31897人,鳳凰山鄉10127人,龍王廟鄉15139人,三星口鄉12520人,干溝鄉8425人,大巫嵐鄉26490人,土門子鄉24733人,大石嶺鄉11186人,隔河頭鄉23511人,官場鄉11260人,茨榆山鄉16973人,平方子鄉10606人,安子嶺鄉13782人,朱杖子鄉12548人,草碾鄉9211人,七道河鄉8054人,八道河鄉26246人,婁杖子鄉21486人,三撥子鄉11563人,涼水河鄉18663人。
2002年,青龍滿族自治縣面積3306.25平方千米,人口約50.28萬人。轄6個鎮、19個鄉,4個社區、396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青龍鎮。
2009年,省民政廳(冀民函[2009]254號)批復同意撤銷八道河鄉、大巫嵐鄉、土門子鄉,設立八道河鎮、大巫嵐鎮、土門子鎮(2010年實施)。2010年?,撤銷隔河頭鄉、婁杖子鎮,設立隔河頭鄉、婁杖子鎮。調整后,全縣轄11個鎮、14個鄉:青龍鎮、祖山鎮、木頭凳鎮、雙山子鎮、馬圈子鎮、肖營子鎮、大巫嵐鎮、土門子鎮、八道河鎮、隔河頭鎮、婁杖子鎮、鳳凰山鄉、龍王廟鄉、三星口鄉、干溝鄉、大石嶺鄉、官場鄉、茨榆山鄉、平方子鄉、安子嶺鄉、朱杖子鄉、草碾鄉、七道河鄉、三撥子鄉、涼水河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青龍滿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496726人,其中:青龍鎮78577人,祖山鎮21722人,木頭凳鎮29325人,雙山子鎮20657人,馬圈子鎮22081人,肖營子鎮33213人,大巫嵐鎮25887人,土門子鎮25470人,八道河鎮28499人,隔河頭鎮24251人,婁杖子鎮22751人,鳳凰山鄉8590人,龍王廟鄉15506人,三星口鄉12167人,干溝鄉7602人,大石嶺鄉11091人,官場鄉8965人,茨榆山鄉17293人,平方子鄉9826人,安子嶺鄉13522人,朱杖子鄉13423人,草碾鄉8862人,七道河鄉8030人,三撥子鄉11103人,涼水河鄉183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