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三年(1738年)以海陽縣之豐順鎮置縣,縣治設湯田(今豐良鎮),屬潮州府。縣因鎮名,鎮因(豐溪)水名,取意吉祥。1912年屬廣東省政府潮循道,1937年屬第五、第八行政督察區。1949年縣治遷湯坑鎮,屬興梅專署。1953年屬粵東行署,1956年屬汕頭專署,1958年11月撤縣并入大埔、揭陽兩縣,1961年1月復建豐順縣,屬汕頭專區。1965年屬汕頭專署,1965年屬梅縣地區,1988年屬梅州市。
1996年,豐順縣面積2691平方千米,人口約61.3萬人。轄24個鎮:湯坑鎮、附城鎮、東聯鎮、北斗鎮、湯西鎮、湯南鎮、埔寨鎮、上八鄉鎮、下八鄉鎮、豐良鎮、建橋鎮、龍崗鎮、潘田鎮、仙洞鎮、大龍華鎮、徑門鎮、黃金鎮、阝留隍鎮、東阝留鎮、茶背鎮、潭江鎮、潭山畬族鎮、砂田鎮、小勝鎮。縣政府駐湯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豐順縣常住總人口449769人,其中:湯坑鎮69586人,附城鎮33148人,東聯鎮5587人,北斗鎮8779人,湯西鎮35599人,湯南鎮29633人,埔寨鎮22617人,上八鄉鎮5411人,下八鄉鎮6843人,豐良鎮34453人,建橋鎮18201人,龍崗鎮11307人,潘田鎮22965人,仙洞鎮5471人,黃金鎮25800人,留隍鎮32708人,東留鎮16708人,茶背鎮10462人,大龍華鎮6831人,徑門鎮6983人,潭江鎮12544人,潭山鎮5028人,小勝鎮10803人,砂田鎮12302人。
2002年,豐順縣轄湯坑、豐良、潘田、黃金潭江、留隍、湯南、埔寨、湯西、附城、建橋、龍崗、仙洞、徑門、小勝、潭山、東聯、東留、茶背、北斗、砂田、大龍華、上八鄉、下八鄉24個鎮,共有261個村委會、18個居委會。
2003年5月,豐順縣面積2691平方千米,人口63.69萬人。轄附城、東聯、北斗、上八鄉、下八鄉、建橋、龍崗、仙洞、東、留、茶背、大龍華、徑門、潭山、小勝、湯坑、豐良、留隍、黃金、潭江、砂田、潘田、湯西、湯南、埔寨24個鎮,共有18個居委會、261個村委會,3122個村民小組。
2004年10月,豐順縣撤銷5個鎮:附城鎮、東聯鎮并入湯坑鎮,茶背鎮、東阝留鎮并入阝留隍鎮,徑門鎮并入大龍華鎮。調整后,豐順縣轄湯坑、豐良、潘田、黃金、潭江、留隍、湯南、湯西、埔寨、建橋、龍崗、小勝、北斗、砂田、大龍華、八鄉山16個鎮。
2009年末,豐順縣面積2710.22平方千米,轄16個鎮,18個社區、261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湯坑鎮廣場路。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豐順縣常住總人口478974人,其中:北斗鎮7366人,湯西鎮35170人,湯南鎮33408人,埔寨鎮22545人,建橋鎮15029人,龍崗鎮11087人,潘田鎮21288人,黃金鎮24017人,小勝鎮7819人,砂田鎮11727人,八鄉山鎮12039人,豐良鎮41230人,潭江鎮14664人,湯坑鎮146824人,阝留隍鎮62011人,大龍華鎮11611人,埔寨農場1139人。
2012年末,全縣面積2710.22平方千米,戶籍人口70.22萬人,常住人口48.40萬人。2014年,豐良鎮、阝留隍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