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縣西有鳳凰山,上有鳳凰營,故名。隋為辰溪縣地。唐置渭陽縣。宋廢渭入麻陽縣。元為五寨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明分屬五寨、裡子坪2個長官司、均屬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置鳳凰廳,1913年為鳳凰縣至今。
1996年,鳳凰縣面積1757平方千米,人口約34.8萬人,其中苗族占51%。轄9個鎮、22個鄉:沱江鎮、廖家橋鎮、木江坪鎮、阿拉營鎮、茶田鎮、吉信鎮、山江鎮、臘爾山鎮、禾庫鎮、水打田鄉、林峰鄉、都里鄉、七良橋鄉、官莊鄉、橋溪口鄉、落潮井鄉、新場鄉、黃合鄉、茨巖鄉、大田鄉、三拱橋鄉、竿子坪鄉、兩頭羊鄉、火爐坪鄉、千工坪鄉、木里鄉、麻沖鄉、板畔鄉、兩林鄉、柳薄鄉、米良鄉。縣政府駐沱江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鳳凰縣總人口343878人,其中:沱江鎮44004人,廖家橋鎮17322人,木江坪鎮9572人,阿拉營鎮15921人,茶田鎮12307人,吉信鎮12260人,山江鎮11569人,臘爾山鎮15755人,禾庫鎮12783人,齊良橋鄉9952人,官莊鄉9385人,橋溪口鄉8218人,水打田鄉10077人,林峰鄉10117人,都里鄉9630人,落潮井鄉12553人,新場鄉12065人,茨巖鄉11202人,黃合鄉10663人,大田鄉5882人,三拱橋鄉8903人,竿子坪鄉8915人,兩頭羊鄉2290人,火爐坪鄉2060人,麻沖鄉9570 板畔鄉4547人,千工坪鄉12482人,木里鄉10590人,兩林鄉11495人,柳薄鄉7240人,米良鄉4549人。
2004年,鳳凰縣9個鎮、22個鄉:沱江鎮、廖家橋鎮、木江坪鎮、阿拉營鎮、茶田鎮、吉信鎮、山江鎮、臘爾山鎮、禾庫鎮、齊良橋鄉、官莊鄉、橋溪口鄉、水打田鄉、林峰鄉、都里鄉、落潮井鄉、新場鄉、茨巖鄉、黃合鄉、大田鄉、三拱橋鄉、竿子坪鄉、兩頭羊鄉、火爐坪鄉、麻沖鄉、板畔鄉、千工坪鄉、木里鄉、兩林鄉、柳薄鄉、米良鄉。
2005年,鳳凰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1個鄉,將6個鄉、5個鎮合并設立5個鎮,調整2個鄉、1個鎮的部分行政區域,共減少7個鄉。具體調整如下:齊良橋鄉、沱江鎮合并設立沱江鎮,鎮政府駐鳳凰路;黃合鄉、阿拉營鎮合并設立阿拉營鎮,鎮政府駐阿拉營;橋溪口鄉、木江坪鎮合并設立木江坪鎮,鎮政府駐木江坪;板畔鄉、山江鎮合并設立山江鎮,鎮政府駐山江;火爐坪鄉、兩頭羊鄉、吉信鎮合并設立吉信鎮,鎮政府駐吉信;撤銷大田鄉,將其2個建制村劃入吉信鎮,其余5個建制村劃入三拱橋鄉;將木里鄉1個建制村劃入吉信鎮。2005年末,鳳凰縣轄9個鎮、15個鄉。
2010年,將鳳凰縣竿子坪鄉的灣溪、木林坪、牯牛坪、捧捧坳4個行政村劃歸吉首市乾州街道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