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因市區唐稱武家閱,明稱武家穴,后簡稱武穴,故名。武穴古為大江九穴之一。前身為廣濟縣,古稱“佛國”。北周大象元年(579)析齊昌縣地置永寧縣。隋末,廢永寧縣制,并入蘄春縣。唐武德四年(621)復置永寧縣。天寶元年(742)因與河南永寧縣和江南東道永寧縣同名,乃取佛教語“廣施佛法,普濟眾生”之意改名廣濟縣。
1949年屬黃岡專區。1953年縣治由梅川遷至武穴。1970年屬黃岡地區。1987年10月23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87]170號)撤銷廣濟縣,設立武穴市(縣級)。以原廣濟縣的行政區域為武穴市的行政區域。1995年由地級黃岡市代管。
1996年,武穴市面積1200.4平方千米,人口約70萬人。轄4個街道、8個鎮、4個鄉:武穴街道、刊江街道、田鎮街道、龍坪街道、梅川鎮、余川鎮、花橋鎮、鄭公塔鎮、大金鎮、石佛寺鎮、四望鎮、大法寺鎮、橫崗鄉、太平鄉、兩路鄉、南泉鄉。市政府駐武穴。境內有1個國有農場和1個科技經濟開發區。
1997年12月,經省政府批準,撤銷兩路鄉,設立兩路鎮,鎮政府駐地由雀兒山遷至登高山。1998年12月,經省政府批準,田鎮街道辦事處駐地遷至盤塘。至此,全市轄4個街道、9個鎮、3個鄉、1個農場。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武穴市總人口719426人,其中:武穴街道102245人,刊江街道36880人,田鎮街道27184人,龍坪街道46684人,梅川鎮52011人,兩路鎮32708人,余川鎮44734人,花橋鎮36682人,鄭公塔鎮42739人,大金鎮42007人,石佛寺鎮58832人,四望鎮43676人,大法寺鎮51505人,橫崗鄉12695人,南泉鄉35508人,太平鄉23871人,武穴開發區23348人,萬丈湖農場6117人。
2000年12月,經省政府批準,撤銷兩路鎮、橫崗鄉、南泉鄉,并入梅川鎮;撤銷太平鄉,并入余川鎮;撤銷鄭公塔鎮,并入花橋鎮;撤銷龍坪街道,設立龍坪鎮。同年,將刊江街道的江家林、吳谷英、新磯、樟樹下、朱奇武、郭應龍6個行政村劃歸武穴街道管轄。調整后,全市轄3個街道、8個鎮(包含1個農場):武穴街道、刊江街道、田家鎮街道、梅川鎮、余川鎮、花橋鎮、大金鎮、四望鎮、石佛寺鎮、大法寺鎮、龍坪鎮(包含國營萬丈湖農場區域)。
2004年11月3日,《湖北省民政廳關于武穴市設立萬丈湖街道辦事處的批復》(鄂民政發[2004]92號):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武穴市設立萬丈湖街道辦事處,以原萬丈湖農場區域為萬丈湖街道辦事處的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新港。2004年末,武穴市總人口733930人。轄4個街道、8個鎮,23個居委會、316個村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武穴市常住總人口644247人,其中:武穴街道161582人,刊江街道34026人,田家鎮街道18948人,萬丈湖街道4083人,梅川鎮113247人,余川鎮50297人,花橋鎮64690人,大金鎮35921人,石佛寺鎮44857人,四望鎮32203人,大法寺鎮47311人,龍坪鎮37082人。
2011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8.4201萬人,常住人口64.4萬人?偯娣e1246平方千米。轄4個街道、8個鎮,51個居委會、290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