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集鎮(zhèn)位于鶴壁市西北部,與安陽(yáng)市毗鄰。面積73平方千米,人口5.3萬(wàn)人。轄北街、南街、西街、東街、北楊邑、教場(chǎng)、龍臥、西楊邑、東楊邑、東頭、郭家崗、南楊邑、畢呂寨、大呂寨、賈呂寨、竇馬莊、王呂寨、楊呂寨、郭呂寨、焦家溝、前蜀、后蜀、龍宮、王馬莊、古樓河、良峪、楊莊、石碑頭、梨林頭、寺灣、王荒、郝荒、張荒、中馬駒河、井坡、西馬駒河、東馬駒河、韓林澗、趙荒、李家荒、孫圣溝、中楊邑、曹家、賈家等44個(gè)行政村(社區(qū))。湯河、羑河、金線河以及大白、鶴林、湯鶴、安鶴等公路穿境而過(guò)。古跡有省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鶴壁集古瓷窯遺址,宋代采煤遺址,蜀漢后主劉禪晚年隱居之地阿斗寨,唐代建筑竹林寺,明代建筑東大廟、西大廟、柏林橋,元代建筑九孔橋等等。
【沿革】歷史上為彰德府“四大名鎮(zhèn)”之一。1958年建紅衛(wèi)公社,1984年改鶴壁集鄉(xiāng)。1997年,位于鶴壁市郊區(qū)北部,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4.9萬(wàn),轄后蜀村、前蜀村、龍宮、竇馬莊、郭呂寨、賈呂寨、焦家溝、畢呂寨、王呂寨、楊呂寨、大呂寨、王馬莊、梨林頭、石碑頭、良峪、曹家、寺灣、鶴壁集北街、鶴壁集西街、鶴壁集南街、鶴壁集東街、李家荒、韓林澗、東馬駒河、中馬駒河、西馬駒河、賈家村、井坡村、教場(chǎng)、楊家莊、孫圣溝、東楊邑、西楊邑、古樓河、趙家荒、郝家荒、北楊邑、南楊邑、中楊邑、東頭、龍臥、郭家崗、張家荒、王家荒44個(gè)行政村,鄉(xiāng)政府駐鶴壁集。?年劃入鶴山區(qū)。2010年1月30日,鶴壁集鎮(zhèn)正式掛牌成立。
【2010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410602100:~001 112北街社區(qū) ~002 111西街社區(qū) ~003 112教場(chǎng)社區(qū) ~004 112楊莊社區(qū) ~005 112王荒社區(qū) ~006 112孫圣溝社區(qū) ~201 112南街村 ~203 112東街村 ~204 112北楊邑村 ~206 112龍臥村村 ~207 112西楊邑村 ~208 112東楊邑村 ~209 112東頭村 ~210 112郭家崗村 ~211 112南楊邑村 ~212 112畢呂寨村 ~213 112大呂寨村 ~214 220賈呂寨村 ~215 112竇馬莊村 ~216 112王呂寨村 ~217 112楊呂寨村 ~218 220郭呂寨村 ~219 220焦家溝村 ~220 220前蜀村 ~221 220后蜀村 ~222 112龍宮村 ~223 112王馬莊村 ~224 112古樓河村 ~225 112良峪村 ~227 112石碑頭村 ~228 112梨林頭村 ~229 112寺灣村 ~231 112郝荒村 ~232 112張荒村 ~233 112中馬駒河村 ~234 112井坡村 ~235 112西馬駒河村 ~236 112東馬駒河村 ~237 112韓林澗村 ~238 112趙荒村 ~239 112李家荒村 ~241 112中楊邑村 ~242 112曹家村 ~243 112賈家村
【2006年代碼】410602200:~200北街村 ~201南街村 ~202西街村 ~203東街村 ~204北楊邑村 ~205教場(chǎng)村 ~206龍臥村 ~207西楊邑村 ~208東楊邑村 ~209東頭村 ~210郭家崗村 ~211南楊邑村 ~212畢呂寨村 ~213大呂寨村 ~214賈呂寨村 ~215竇馬莊村 ~216王呂寨村 ~217楊呂寨村 ~218郭呂寨村 ~219焦家溝村 ~220前蜀村 ~221后蜀村 ~222龍宮村 ~223王馬莊村 ~224古樓河村 ~225良峪村 ~226楊莊村 ~227石碑頭村 ~228梨林頭村 ~229寺灣村 ~230王荒村 ~231郝荒村 ~232張荒村 ~233中馬駒河村 ~234井坡村 ~235西馬駒河村 ~236東馬駒河村 ~237韓林澗村 ~238趙荒村 ~239李家荒村 ~240孫圣溝村 ~241中楊邑村 ~242曹家村 ~243賈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