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置觀陽縣,隋初廢入湘源縣,旋后復置改名灌陽縣,唐再入湘源縣,五代入清湘縣,宋復置灌陽縣。
1996年,灌陽縣面積1863平方千米,人口約26.3萬人。轄3個鎮、7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灌陽鎮、黃關鎮、文市鎮、洞井瑤族鄉、觀音閣鄉、西山瑤族鄉、新街鄉、紅旗鄉、新圩鄉、水車鄉。縣政府駐灌陽鎮。
1999年3月,撤銷紅旗鄉并入灌陽鎮。調整后,全縣轄3個鎮、6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灌陽鎮、黃關鎮、文市鎮、洞井瑤族鄉、觀音閣鄉、西山瑤族鄉、新街鄉、新圩鄉、水車鄉?h政府駐灌陽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灌陽縣總人口231288人。其中:灌陽鎮57268人,黃關鎮38610人,文市鎮30014人,洞井瑤族鄉7917人,觀音閣鄉7711人,西山瑤族鄉10644人,新街鄉34562人,新圩鄉19283人,水車鄉25279人。
2003年灌陽縣行政區劃(根據當年廣西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100 灌陽鎮 轄城北、城中、城南3個社區居委會;城關、莫家、胡家、鶴龍、上王、秀風、長坪、大仁、福星、文化、三聯、仁江、仁柜、車田、仁獅、仁義、雷坪、仁合、魚塘、馬頭、翻身、大源、徐源、蘇東、仁渡、排埠江26個村委會。
101 黃關鎮 轄黃關、中秀、唐官、李官、東陽、大竹山、陡水、興秀、聯德、正江、龍吟、大倚、貓兒石、商家、順溪15個村委會。
102 文市鎮 轄文市、大灣、西就、吉田、吉頭、瑤上、月嶺、玉溪、清塘、桂巖、勒塘、集全、北流、陳家坪、同仁、王道、昭儀、會湘、馬蓮、達溪、聯合、月嶺、瑤山23個村委會。
200 洞井瑤族鄉 轄洞井、桂平巖、椅山、太和、石家寨、保良、野豬殿、大竹源、小河江9個村委會。
201 觀音閣鄉 轄文明、桃花、自振、大井塘、立強、盤江6個村委會。
202 西山瑤族鄉 轄李家、羅家、鷹嘴、鹽塘、小源、南江、茶源、北江、下澗、大坪10個村委會。
203 新街鄉 轄新街、永富、馬山、三樹、車頭、戈洞、龍煉、龍云、烈溪、鄧家、龍中、石風、青箱、江口、虎坊、坪澗、娘北、飛熊、上甫、葉官、三江21個村委會。
204 新圩鄉 轄新圩、桂陽、平田、新衛、光明、和睦、國豪、共耕、龍塘、潮立、龍橋、小龍、大龍、解放、合力、洪水箐16個村委會。
205 水車鄉 轄水車、修睦、璃碧、伍家灣、官莊、合成、下泡、上泡、三皇洞、德里、大營、東流、江塘、同德14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