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鎮位于宣漢縣西南部,州河源頭北岸。縣政府駐地。面積140.90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后街。梁(平)雙(河)、宣(漢)達(川)、宣(漢)南(壩)、宣(漢)清(坪)公路縱橫交會,前河、中河、后河、州河通航。革命紀念地有中國工農紅軍33軍成立紀念碑,宣漢縣革命烈士陳列館,徐向前總指揮前線指揮部舊址。
現轄11個社區、14個行政村:津碧(10)、文昌(17)、花園(15)、育才(14)、寶寺(10)、龍崗(10)、湖山(12)、石嶺(12)、華融(9)、城南(5)、南岸(12);鷹溪(7)、磨峽(6)、大石(8)、大梁(6)、拱橋(12)、秧田(8)、爐坪(6)、永安(9)、插旗(5)、周橋(6)、興隆(10)、龍背(3)、明月(6)、黃金槽(9)。共有126個居民小組、101個村民小組。
【沿革】唐貞觀元年,宣漢縣治由五寶場遷此,明成化元年置東鄉縣,1941年建城守鎮,1952年改為城關鎮,1984年更名東鄉鎮。1996年,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5.9萬人,轄項山、塔沱2個行政村和以序數命名的10個居委會。2000年,將蒲江區的東南鄉、西北鄉并入東鄉鎮(川府民政[2000]39號)。2003年,東鄉鎮將14個社區調整為8個(宣府發[2003]4號)。2007年,東鄉鎮建城南社區。2011年,撤銷周橋村第7、8、9、10村民小組,新建石嶺社區,下設12個居民小組,調整后的周橋村轄6個村民小組;撤銷湖山社區南岸片區和大梁村第1、3、5村民小組,新建南岸社區,下設12個居民小組,調整后湖山社區轄12個居民小組,大梁村轄6個村民小組。
【郵編】636150【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11722100:~001 121津碧社區 ~002 121文昌社區 ~003 121花園社區 ~004 121育才社區 ~005 121寶寺社區 ~006 121龍崗社區 ~007 121湖山社區 ~008 121華融社區 ~009 122城南社區 ~200 122鷹溪村 ~201 122磨峽村 ~202 220大石村 ~203 122大梁村 ~204 220拱橋村 ~205 220秧田村 ~206 220爐坪村 ~207 122明月村 ~208 122永安村 ~209 122插旗村 ~210 122周橋村 ~211 122黃金槽村 ~212 220興隆村 ~213 122龍背村
【東南鄉】位于宣漢縣西南部,前河下游末端,州河源頭南岸,距縣城1.5千米。西魏恭帝二年(555)為臨清縣治,隋開皇三年(583)入石鼓縣,1932年設東門、南門鎮,1940年兩鎮合并為東南鎮,次年改為東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63.1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南岸、鷹溪、磨峽、焦山、大石、石板、大梁、拱橋、人河、秧田、樟木、爐坪、城南、沙河14個行政村。
【西北鄉】位于宣漢縣西南部,后河下游(江口湖)南岸,距縣城0.4千米。1932年置西門、北門鎮,1941年改為西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64.8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永安、石嶺、插旗、周橋、黃金槽、石河、雙石、興隆、板橋、龍背、雙灘、明月12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