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屬南海郡番禺縣地。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屬東官郡(治今南頭)寶安縣(轄地包括今東莞市、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今鹽田區三洲田與龍崗區坪山、橫崗、龍崗等地屬惠陽縣)。隋開皇十年(590年),寶安縣改屬南海郡,縣治設在南頭。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明萬歷元年(1573年)置新安縣(治南頭)。清康熙五年(1666年),新安遷界,并入東莞縣。八年(1669年)復置新安縣。縣以下設3個鄉、7個都建置。1914年(民國三年),因新安縣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復稱寶安縣。
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198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成立。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轄深圳經濟特區外原寶安縣區域。1983年6月,深圳經濟特區設羅湖、上步、南頭、沙頭角4個區辦事處;1984年5月設為管理區,仍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1982年1月,成立羅湖區,轄經濟特區全部范圍,鹽田區域為羅湖區管轄。1982年9月,沙頭角鎮作為縣級鎮從羅湖區劃出。
1990年1月,特區內撤銷羅湖、福田(原上步)、南頭、蛇口、沙頭角5個管理區,成立羅湖、福田、南山三個市轄區。其中沙頭角、羅湖2個管理區合并組建羅湖區。1992年11月11日,民政部批復,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寶安縣,設立寶安區、龍崗區(1993年元旦實施)。1997年10月21日,國務院批準增設深圳市鹽田區(1998年實施),轄從羅湖區劃入的沙頭角鎮和鹽田、梅沙2個街道。
1996年,深圳市面積2020平方千米,其中深圳經濟特區面積327.5平方千米。總人口約95萬人,暫住一年以上的外來人口約245萬人。轄羅湖、福田、南山、龍崗、寶安5區。市政府駐深南中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深圳市總人口7008831人,其中,羅湖區774805人、福田區909571人、南山區722095人、寶安區2735129人、龍崗區1714908人、鹽田區152323人。
2002年末,深圳市轄6個市轄區,共有26個街道、19個鎮,216個村委會、424個居委會。2005年末,深圳市轄6個市轄區,共有51個街道。2007年8月19日,光明新區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管理寶安區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2007年末,深圳市總面積2050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217萬人,轄6個市轄區,55個街道。
2008年末,深圳市總面積2007.69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2355143人。2009年6月30日,深圳市政府將原深圳市大工業區和龍崗區的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為坪山新區,原大工業區管委會同時撤銷。2009年末,全市共有57個街道,783個居委會。市政府駐駐福田區福中三路。(數據來源于《廣東省政區圖冊》)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深圳市常住總人口10358381人,其中,羅湖區923421人,福田區1317511人,南山區1088345人,寶安區4499284人,龍崗區2320460人,鹽田區209360人。2011年12月30日,龍華新區掛牌成立,管理寶安區的觀瀾、大浪、龍華、民治4個街道;同日,大鵬新區掛牌成立,管理龍崗區的大鵬、南澳、葵涌3個街道。
2012年末,深圳市總面積1991.6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87.62萬人,常住人口1054.74萬人。羅湖區面積78.3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0.62萬人,常住人口93.64萬人;福田區面積78.6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73.02萬人,常住人口133.06萬人;南山區面積193.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1.6萬人,常住人口110.85萬人;寶安區面積72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4.96萬人,常住人口268.44萬人;龍崗區面積389.5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5.6萬人,常住人口192.7萬人;鹽田區面積72.6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05萬人,常住人口21.26萬人。光明新區面積155.4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73萬人,常住人口49.18萬人;龍華新區面積175.5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3.08萬人,常住人口140.86萬人;坪山新區面積16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89萬人,常住人口31.68萬人;大鵬新區面積60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4.05萬人,常住人口13.09萬人。(數據來源于《廣東年鑒》。其中,寶安區面積應是包含光明、龍華2個新區面積,大鵬新區面積包含海域面積——本站注)
(注:不同出處的面積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