湞江區歷來是韶關的政治中心。1975年11月設湞江區,1984年6月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升格為縣級市轄區。
1996年,湞江區面積140平方千米,人口約16.7萬人,區政府駐新韶鎮,轄車站、東河2個街道和新韶、樂園2個鎮;北江區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區政府駐市區中心,轄南門、和平、太平3個街道和十里亭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湞江區常住總人口204640人,其中:東河街道34978人、車站街道39006人、新韶鎮26983人、樂園鎮29100人、韶關鋼鐵集團36554人、第十六冶金公司5901人、韶關冶煉廠7508人、大寶山礦業公司9161人、瑤嶺鎢礦1245人、粵北工業開發區9933人、曲仁礦務局4271人。北江區總人口139684人,其中:太平街道22977人、南門街道32682人、和平街道12284人、十里亭鎮47116人、曲仁礦務局24625人。
2002年,湞江區轄東河、車站2個街道和新韶、樂園2個鎮,20個村委會、32個居委會;北江區轄南門、和平、太平3個街道和十里亭鎮),6個村委會、36個居委會。
2004年5月29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4]40號)調整韶關市部分行政區劃:將原北江區的行政區域和原曲江縣的花坪鎮、犁市鎮劃歸湞江區管轄。新成立的湞江區于8月3日掛牌,人口由原來的19.7萬人增至36.23萬人,面積由140平方千米擴大到523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2個辦事處、5個鎮:東河街道、車站街道、太平街道、南門街道、和平街道、曲仁辦事處、田螺沖辦事處、新韶鎮、樂園鎮、十里亭鎮、犁市鎮、花坪鎮。區政府駐東河街道。
2008年末,湞江區面積562.42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355061人(含田螺沖辦事處4336人,309廠1837人,冶煉廠10202人,曲仁辦事處26283人,小計426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96821人。區政府駐韓家山腳。2009年8月,將太平街道、南門街道、和平街道合并為風采街道。
2009年末,湞江區總面積52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5.43萬人。轄3個街道、5個鎮和2個辦事處,42個社區、45個行政村。(廣東年鑒2010版)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湞江區常住總人口393521人,其中:東河街道34739人,車站街道45086人,風采街道65706人,新韶鎮42347人,樂園鎮61970人,十里亭鎮69534人,犁市鎮40016人,花坪鎮5445人,田螺沖辦事處5300人,曲仁辦事處12875人,韶關冶煉廠9592人,韶關粵北工業開發區911人。
2011年末,湞江區總面積572.4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56906人,其中農業人口68329人。常住人口39.53萬人。轄新韶、樂園、十里亭、犁市、花坪5個鎮和車站、東河、風采3個街道辦及曲仁、田螺沖2個辦事處,45個行政村、63個社區。(廣東年鑒2012版)
(注:面積數據根據原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