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礦區于1950年6月正式成立,由邯鄲專署直接領導。1952年6月峰峰礦區歸河北省直屬領導。1955年2月,峰峰礦區改建成峰峰市,直屬河北省。1956年撤銷峰峰市。1957年1月,邯鄲市峰峰礦區正式辦公。
1950年6月1日,峰峰礦區人民政府正式辦公,下設峰峰、彭城、和村、胡峪、南大峪5個區公所,轄57個鎮村。同年8月,撤銷胡峪區和南大峪區,兩區所轄村莊劃歸峰峰區。1952年6月23日,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民字第4號令,峰峰礦區歸河北省直轄,并升彭城鎮為峰峰礦區直轄鎮,56個村莊仍按原區劃不變。即:峰峰礦區下設一、二、三區,一個直轄鎮(彭城鎮)。
1953年1月12日,由河南省安陽縣劃入峰峰礦區的觀臺一、二、三街、輪子坡、柏家莊、東艾口、西艾口、崗子窯、前嶺、后嶺、東保障、西保障、乞伏、東清流、西清流15個村組成第四區公所,區公所設在觀臺鎮。1953年5月,進行劃鄉工作,將全區72個村劃為彭城、和村、觀臺3個鎮和28個鄉(有5個鄉為職工家屬鄉)。1954年5月,將磁縣的上官莊、牛兒莊、袁家洼、霍莊、羊渠河、東泉頭、西泉頭、北留旺、南留旺、石橋、仁義、東溝、郭家莊、黑龍洞、南頭等15個村劃入峰峰礦區;將峰峰礦區的胡峪、流泉劃歸武安縣,南李莊、姬莊劃歸邯鄲縣;時升和村鎮為峰峰礦區直轄鎮。
1955年1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遵照國務院電示,在(55)民字第3號令中發出通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決定自2月1日起,將峰峰礦區改為峰峰市,(丁等市)……希遵照執行。"峰峰市建立后,原峰峰礦區區劃重新調整,3月11日從磁縣劃入韓家莊、東固義、西固義、西河、吝家莊、韋武莊、上腦子、下腦子、馬家莊、北羊臺、南羊臺、街王莊、羊角鋪、常范、劉起溝、爐上村、沙果園、小河溝、雙河山、北界侯城、南界侯城、孫莊、何莊、柳條、老鴉峪、蘇村、關東洼、車騎關29個村;由成安縣劃入礦區的有:馬頭鎮、流西村、劉莊、馬頭車站。
1955年5月20日,峰峰市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所轄一、二、三、四區改為區公所所在地稱呼,即:峰峰市下轄四區二鎮一辦事處:峰峰區、彭城區、和村區、觀臺區;彭城鎮、和村鎮;馬頭辦事處。1956年5月21日,峰峰市人民委員會決定,撤銷峰峰區,其所轄村莊并入彭城區,稱為"峰峰彭城區",區公所設在彭城;并將彭城區所屬的義井、馬家莊、腦子、六合4個鄉,劃歸和村區。1956年9月11日,峰峰市撤區并鄉,全市劃為20個鄉鎮辦事處,即:峰峰鄉、太安鄉、牛兒莊鄉、通順鄉、臨水鄉、南大峪鄉、磁山鄉、崗頭鄉、苑城鄉、胡村鄉、上腦子鄉、義井鄉、北界城鄉、劉起溝鄉、乞伏鄉、清流鄉、和村鎮、彭城鎮、觀臺鎮、馬頭辦事處。
1956年10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9次會議通過《國務院關于撤銷河北省峰峰市的決定》(56)國曾字第84號指出:撤銷峰峰市,其所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邯鄲市領導,12月15日完成了交接合并事宜,并將所屬的馬頭辦事處所轄村鎮劃歸邯鄲市郊區領導。1957年,峰峰礦區共轄14個鄉4個鎮兩個辦事處,即:峰峰鄉、太安鄉、牛兒莊鄉、通順鄉、臨水鄉、南大峪鄉、磁山鄉、 崗頭鄉、苑城鄉、劉起溝鄉、上腦子鄉、北界城鄉、乞伏鄉;彭城鎮、和村鎮、義井鎮、觀臺鎮;共115個村。不久,太安鄉、通順鄉改為辦事處,并設新市區辦事處。
1958年7月,鄉改為人民公社。不久,組建合并臨水、和村、大社、林坦、觀臺、彭城6個大公社。1958年11月,將峰峰礦區的磁山、東孔壁、中孔壁、西孔壁、花崗村劃歸武安縣,同時,又從武安縣劃入白馬寺、小山蛟、山神廟、椿樹嶺、拐頭山、大門溝、黃山莊、大淑村、小淑村、北大社、南大社、邵莊、云臺、白沙、南鄭義溝、北鄭義溝、寺后坡、莊里、彥亭、流泉、樂意莊等20個村;從磁縣劃入林坦、桑莊、洛子、范村、東王女、西王女、東李家崗、西李家崗、東野貍崗、西野貍崗、暴家莊、楊洼、孟洼、東古佛、西古佛、上蔣村、下蔣村、南旺、前塔子、后塔子、谷駝、中史村、北史村、佐村、磨屋、羊兒莊、東小屯、西小屯、香山、張莊、東彭廂、西彭廂、高莊、常莊、裴村、苗莊、崔家莊、野莊、前南臺、后南臺、姚洼、泥河、徐家莊、前賓莊、下莊、前肖莊、后肖莊、軍家營、常凝、關家莊、袁家莊、上莊、下莊店、大潘村、王莊、半坡、前樸子、梁莊、東佛店、西佛店、九龍口、北郭村、西潘村、徐家村等65個村。
1959年7月16日,將峰峰礦區的九龍口、北國村、上莊、下莊、下莊店、徐家村、泥河、前肖莊、后肖莊等9個村劃歸磁縣。1960年,先后建立滏陽、太安、彭城、和村等4個城市人民公社。1961年6月1日,將原來6個農村公社改劃為臨水、峰峰、大峪、彭城、王看、義井、和村、界城、觀臺、林坦、新坡、小屯、史村、淑村、大社15個農村公社。1961年9月,將峰峰礦區的林坦、常莊、東野貍崗、西野貍崗、楊洼、孟洼、洛子、暴家莊、東王女、西王女、東彭廂、西彭廂、裴村、軍家營、桑莊、關莊、袁家莊、高莊、中史村、北史村、谷駝、前塔子、后塔子、東李家崗、西李家崗、范村、東佛店、西佛店、東古佛、西古佛、上蔣村、下蔣村、梁莊、常凝、苗莊共35個村劃歸磁縣。
1965年3月5日,將峰峰礦區觀臺公社的觀臺一、二、三街、輪子坡、東保障、西保障、東清流、西清流、中清流、乞伏、東艾口、西艾口、前嶺、后嶺、崗子窯等15個村劃歸磁縣。同時,因修建岳城水庫,東清流、西清流、中清流的部分農戶遷入峰峰礦區臨水公社,改村名為:東清流、西清流、新清流。將大峪、臨水、新坡三個公社所轄的其中10個村同時劃歸磁縣。將淑村、和村、大社三個公社其中所轄的仙莊、念頭、西苑城、大淑村、小淑村、董兒莊、劉泉、北三鄉、白沙、邵莊、北大社、白馬寺、云臺、南鄭義溝等15個村劃歸武安縣。至此,峰峰礦區共下11個農村公社和4個城市公社。
1968年12月,小屯公社改名為香山公社,并將公社機關由小屯遷到香山。1980年1月,將滏陽、太安、彭城、和村4個城市公社分建為新市區、太安、羊渠河、牛兒莊、薛村、一礦、三礦、彭城、孫莊、王鳳、義井、和村等12個街道辦事處。1984年4月,撤銷公社管理委員會,建立和村、王看、義井、臨水、峰峰6鎮和南大峪、新坡、香山、大社、界城5鄉。1984年12月,5鄉也改為鎮,并將12個街道辦事處合并到所在當地鎮政府管理。1996年1月,王看鎮并入義井鎮,香山鎮并入大社鎮。至此,峰峰礦區轄9個鎮,面積353平方千米,人口約47.5萬人,區政府駐臨水鎮。1999年,臨水鎮西泉頭村分為西泉頭村和清泉村,峰峰礦區167個行政村調整為168個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峰峰礦區常住總人口507347人,其中:臨水鎮107459人、峰峰鎮82243人、新坡鎮30299人、大社鎮47674人、和村鎮71336人、義井鎮58372人、彭城鎮58979人、界城鎮30334人、大峪鎮20651人。
2002年6月,峰峰礦區將190個居委會(其中59個家屬委員會,131個居委會)合并成68個社區。全區總面積353平方千米,人口約50.75萬人。轄臨水、和村、義井、峰峰、彭城、新坡、大峪、大社、界城9個鎮,68個社區、148個行政村。區政府駐滏陽東路44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峰峰礦區常住總人口503911人,其中:臨水鎮128433人,峰峰鎮81631人,新坡鎮26898人,大社鎮47674人,和村鎮65077人,義井鎮54899人,彭城鎮56711人,界城鎮25295人,大峪鎮17293人。
本頁參考資料:峰峰礦區網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