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因此地“負山帶水,涌地成泉,疏流導河,隨取而定”而得名。又有“縣產鹽場,故名豐潤”之說(見《豐潤縣志》)。又據《今縣釋名》:“按屯政考,夾史家河五十余里,皆可屯之區。又自水道沽關黑巖子墩,至諸家營處,東西百余里,南北百八十里,皆瀕海,平曠可耕,故以豐潤名縣。”
戰國時為燕國地,秦為右北平郡,西漢分屬土垠縣、徐無縣、昌城縣。北齊設永濟務,廢土垠入無終縣。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以永濟務置永濟縣。大安元年(1209年),金衛紹王諱永濟,改為豐潤縣【一說,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名豐潤】。1983年劃歸唐山市管轄。
1996年,豐潤縣面積1216平方千米,人口約68.9萬人,轄18個鎮、7個鄉:豐潤鎮、左家塢鎮、沙流河鎮、白官屯鎮、老莊子鎮、新軍屯鎮、韓城鎮、王官營鎮、火石營鎮、泉河頭鎮、楊官林鎮、七樹莊鎮、石各莊鎮、任各莊鎮、豐登塢鎮、李釗莊鎮、小張各莊鎮、岔河鎮、巖口鄉、黃昏峪鄉、姜家營鄉、燕子河鄉、三女河鄉、新莊子鄉、歡喜莊鄉。縣政府駐豐潤鎮,距石家莊370千米,唐山市區25千米。唐山市新區面積118平方千米,人口約15.3萬人,轄2個街道、3個鄉:太平路街道、燕山路街道、劉家營鄉、銀城鋪鄉、常莊鄉。區政府駐幸福道32號,距唐山市區22.5千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豐潤區常住總人口715835人,其中:豐潤鎮130215人,老莊子鎮37602人,任各莊鎮17610人,左家塢鎮41118人,泉河頭鎮25238人,王官營鎮39216人,火石營鎮16745人,韓城鎮49172人,岔河鎮29676人,新軍屯鎮38315人,小張各莊鎮16182人,豐登塢鎮39415人,李釗莊鎮22612人,白官屯鎮29257人,石各莊鎮16453人,沙流河鎮33729人,七樹莊鎮18458人,楊官林鎮25921人,新莊子鄉17298人,三女河鄉12819人,姜家營鄉14364人,黃昏峪鄉7707人,巖口鄉6381人,歡喜莊鄉15363人,燕子河鄉14969人。唐山市新區總人口164053人,其中:太平路街道49464人,燕山路街道53346人,銀城鋪鄉28994人,劉家營鄉13449人,常莊鄉18800人。
2002年2月1日,國務院(國函[2002]7號)批復同意調整唐山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豐潤縣和唐山市新區,設立唐山市豐潤區,以原豐潤縣和新區的行政區域為豐潤區的行政區域。區政府駐幸福道。豐潤區面積1334平方千米,人口約87.4萬人。轄2個街道、18個鎮、10個鄉:太平路街道、燕山路街道、豐潤鎮、老莊子鎮、任各莊鎮、左家塢鎮、泉河頭鎮、王官營鎮、火石營鎮、韓城鎮、岔河鎮、新軍屯鎮、小張各莊鎮、豐登塢鎮、李釗莊鎮、白官屯鎮、石各莊鎮、沙流河鎮、七樹莊鎮、楊官林鎮、新莊子鄉、三女河鄉、姜家營鄉、黃昏峪鄉、巖口鄉、歡喜莊鄉、燕子河鄉、銀城鋪鄉、劉家營鄉、常莊鄉,42個社區、586個行政村。區政府駐幸福道32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豐潤區常住總人口916092人,其中:太平路街道76959人,燕山路街道54509人,埂陽街道77236人,豐潤鎮70305人,老莊子鎮36052人,任各莊鎮32754人,左家塢鎮36843人,泉河頭鎮24565人,王官營鎮37262人,火石營鎮26903人,韓城鎮62032人,岔河鎮25798人,新軍屯鎮37893人,小張各莊鎮15845人,豐登塢鎮37744人,李釗莊鎮21844人,白官屯鎮40393人,石各莊鎮27995人,沙流河鎮32778人,七樹莊鎮17775人,楊官林鎮25904人,姜家營鄉15340人,歡喜莊鄉14762人,銀城鋪鄉32471人,劉家營鄉13903人,常莊鄉20227人。
2011年1月28日,經省政府批準,將豐潤區岔河鎮南趙莊、蘿卜坨、沙窩新莊3個村民委員會劃歸豐南區豐南鎮管轄(冀政函[2011]16號)。2012年,撤銷銀城鋪鄉,設立銀城鋪鎮(冀民函[2012]35號);撤銷常莊鄉,設立常莊鎮(冀民函[2012]36號)。
2013年7月,市政府決定,在行政區劃不變的前提下,將豐潤區韓城鎮整體托管到路北區管轄;將豐潤區老莊子鎮實際管轄的17個行政村整體托管到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轄;將空港城開發區管委會劃歸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將空港城開發區托管的15個行政村(包括老莊子鎮9個、石各莊鎮6個,合計共有面積21.94平方公千米,人口約1.6萬人)整體劃轉到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托管。
2013年12月,市政府決定,在行政區劃不變的前提下,在行政區劃不變的前提下,將豐潤區岔河鎮整體托管到豐南區管轄【岔河鎮轄26個行政村,總面積42.29平方千米,總人口268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