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有靈壽邑,曾為中山國恒公的都城,趙滅中山后屬趙國。西漢初年置靈壽縣,屬常山郡,故城附近,晉移至現靈壽城所在地。隋改靈壽縣為燕州,唐廢州仍設靈壽縣,宋時并入行唐縣,二年后,又恢復靈壽縣,明清皆居正定府,清雍正元年改貞定為正定,屬正定府,明國元年屬保定道。1929年廢道,直屬河北省。1958年10月靈正合縣屬正定縣。1961年末與正定分縣,復設靈壽縣至今。
1996年,靈壽縣面積1066.3平方千米,人口30萬余人。轄6個鎮、9個鄉:靈壽鎮、南青同鎮、陳莊鎮、慈峪鎮、塔上鎮、西岔頭鎮、三圣院鄉、北洼鄉、北狗臺鄉、南寨鄉、南燕川鄉、寨頭鄉、南營鄉、北譚莊鄉、牛城鄉。縣政府駐靈壽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靈壽縣常住總人口314656人,其中:靈壽鎮54739人,青同鎮26139人,塔上鎮10571人,陳莊鎮24033人,慈峪鎮31644人,岔頭鎮16747人,三圣院鄉26059人,北洼鄉19957人,牛城鄉21610人,狗臺鄉21564人,南寨鄉15575人,南燕川鄉11737人,北譚莊鄉10755人,寨頭鄉13749人,南營鄉9777人。
2002年,靈壽縣面積1069平方千米,人口約31萬人。轄6個鎮、9個鄉:靈壽鎮、青同鎮、塔上鎮、陳莊鎮、慈峪鎮、岔頭鎮、三圣院鄉、北洼鄉、牛城鄉、狗臺鄉、南寨鄉、南燕川鄉、北譚莊鄉、寨頭鄉、南營鄉,共有3個社區、279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靈壽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靈壽縣常住總人口333558人,其中:靈壽鎮62713人,青同鎮29125人,塔上鎮10457人,陳莊鎮20930人,慈峪鎮34421人,岔頭鎮19266人,三圣院鄉24993人,北洼鄉21952人,牛城鄉23672人,狗臺鄉22881人,南寨鄉15754人,南燕川鄉13056人,北潭莊鄉11755人,寨頭鄉13572人,南營鄉90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