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邵東縣地漢朝初為長沙王國昭陵縣領地。平帝元始五年,析昭陵置昭陽侯國。原屬邵陽縣,1951年11月設邵東辦事處,因在邵陽縣之東,故名。1952年2月設立邵東縣,屬邵陽專區。1977年屬漣源行政公署,1983年屬邵陽市。
1995年撤區并鄉,九龍嶺鄉撤鄉設鎮,毛荷殿鄉更名為靈官殿鄉(1996年撤鄉設鎮),駐馬橋鄉并入魏家橋鄉,高樓鄉并入野雞坪鄉,汪塘鄉并入水東江鄉,皇帝嶺鄉并入簡家隴鄉……
1996年,邵東縣面積1768平方千米,人口約113萬人。轄11個鎮、15個鄉:兩市鎮、九龍嶺鎮、牛馬司鎮、火廠坪鎮、仙槎橋鎮、團山鎮、佘田橋鎮、靈官殿鎮、范家山鎮、砂石鎮、廉橋鎮、水東江鄉、雙鳳鄉、石株橋鄉、周官橋鄉、楊橋鄉、斫曹鄉、界嶺鄉、流光嶺鄉、流澤鄉、黃陂橋鄉、野雞坪鄉、黑田鋪鄉、堡面前鄉、簡家隴鄉、魏家橋鄉。縣政府駐兩市鎮。
1998年,流光嶺鄉、流澤鄉撤鄉設鎮。調整后,邵東縣轄13個鎮、13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邵東縣總人口1130536人,其中:兩市鎮145923人,牛馬司鎮52620人,范家山鎮23271人,九龍嶺鎮43733人,仙槎橋鎮51023人,火廠坪鎮56009人,余田橋鎮30072人,靈官殿鎮55847人,團山鎮64890人,砂石鎮32144人,廉橋鎮70150人,流光嶺鎮21496人,流澤鎮39005人,魏家橋鄉43937人,黃陂橋鄉38448人,黑田鋪鄉57828人,雙風鄉17886人,周官橋鄉32317人,簡家隴鄉50917人,野雞坪鄉43027人,楊橋鄉28236人,水東江鄉49148人,堡面前鄉14264人,石株橋鄉27139人,界蛉鄉30056人,斫曹鄉20150人。
?年,邵東縣轄26個鄉鎮,992個行政村、22個居委會。2000年,楊橋鄉撤鄉設鎮。2001年,野雞坪鄉、水東江鄉撤鄉設鎮。2002年,魏家橋鄉撤鄉設鎮。
2004年,邵東縣轄17個鎮、9個鄉:兩市鎮、牛馬司鎮、范家山鎮、九龍嶺鎮、仙槎橋鎮、火廠坪鎮、佘田橋鎮、靈官殿鎮、團山鎮、砂石鎮、廉橋鎮、流光嶺鎮、流澤鎮、魏家橋鎮、野雞坪鎮、楊橋鎮、水東江鎮、黃陂橋鄉、黑田鋪鄉、雙鳳鄉、周官橋鄉、簡家隴鄉、堡面前鄉、石株橋鄉、界嶺鄉、斫曹鄉。縣政府駐兩市鎮。。
2007年,水東江鎮政府駐地由水東江遷移至尤早堂(湘民行發[2007]13號)。
2010年,撤銷邵東縣兩市鎮,設立兩市塘、宋家塘、大禾塘3個街道。兩市塘街道轄港南等8個居委會、九江等16個行政村,總面積36.9平方千米,總人口8.72萬人,辦事處機關駐解放路45號(原兩市鎮政府駐地);宋家塘街道轄新輝等11個居委會、丘田等9個行政村,總面積30平方千米,總人口7.4萬人,辦事處機關駐軟塘;大禾塘街道轄城東等12個居委會、雙路等3個行政村,總面積19平方千米,總人口8.06萬人,辦事處機關駐梅嶺。行政區劃調整后,邵東縣轄3個街道、16個鎮、9個鄉:兩市塘街道、宋家塘街道、大禾塘街道、牛馬司鎮、范家山鎮、九龍嶺鎮、仙槎橋鎮、火廠坪鎮、佘田橋鎮、靈官殿鎮、團山鎮、砂石鎮、廉橋鎮、流光嶺鎮、流澤鎮、魏家橋鎮、野雞坪鎮、楊橋鎮、水東江鎮、黃陂橋鄉、黑田鋪鄉、雙鳳鄉、周官橋鄉、簡家隴鄉、堡面前鄉、石株橋鄉、界嶺鄉、斫曹鄉?h政府駐地不變,屬大禾塘街道轄區。
2013年1月,省民政廳批復同意黑田鋪鄉撤鄉設鎮。調整后,全縣轄3個街道、17個鎮、8個鄉:大禾塘街道、兩市塘街道、宋家塘街道、牛馬司鎮、范家山鎮、九龍嶺鎮、仙槎橋鎮、火廠坪鎮、佘田橋鎮、靈官殿鎮、團山鎮、砂石鎮、廉橋鎮、流光嶺鎮、流澤鎮、魏家橋鎮、野雞坪鎮、楊橋鎮、水東江鎮、黑田鋪鎮、黃陂橋鄉、雙鳳鄉、周官橋鄉、簡家隴鄉、堡面前鄉、石株橋鄉、界嶺鄉、斫曹鄉。縣政府駐大禾塘街道興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