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隨縣轄鎮。位于隨縣西南部,距隨州城區28千米。常住人口53878人(2010年六普)。轄5個居委會、29個行政村。
【沿革】鎮以駐地取名。1956年由隨縣廖寨區、洪山縣澴潭鎮、涢陽區及藥山區部分鄉合并為隨縣澴潭區。1958年改上游公社,1961年復為澴潭區。1975年分為澴潭、涢陽兩個公社和縣轄澴潭鎮。1984年由澴潭、涢陽兩個公社及澴潭鎮合并為澴潭鎮。1987年分為澴潭鎮、涢陽鄉。
1996年,澴潭鎮面積269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梅康鎮、武家河、周家垱、高家沖、兩河口、嚴家沖、湯畈、九里崗、八家廟、廖寨、雷家灣、漢家畈、倒石巖、蘇家河、加屋灣、孫家灣、齊家沖、許廟、余家廟、賀家廟、觀音巖、蔡家沖、葉家山、大碑店、雙里橋、劉廟、界嶺、高家山、龐家巖、黃林、萬家河、石橋沖、曹王廟、響水灘、龔家灣、桐樹埡、石板山、寺河38個行政村和文昌、玉石、車站、小東門、蒿山路、柏樹崗6個居委會;涢陽鄉面積176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焦廟、劉垱、傅家鋪、黃票灣、貓山、胡家畈、跑馬崗、褚家棚、關門山、楊家寨、羅家咀、涢陽、佛垣寺、孔店、皮臺、東華寺、四方寨、土樓、龍潭、蜂洞沖、柳林河、千兵、桂花、五龍、高尖25個行政村和鳳凰居委會。
2004年,澴潭鎮面積262平方千米,人口51191人,鎮政府駐澴潭,轄柏樹崗、東門2個居委會和梅丘、武家河、高家沖、兩河口、湯畈、九里崗、廖寨、柏樹灣、蘇家河、許廟、余家廟、觀音巖、大碑店、劉廟、煤炭坡、龐家財、黃林、萬家河、龔家灣19個行政村;涢陽鄉面積178.7平方千米,人口21082人,鄉政府駐涢陽,轄鳳凰1個居委會和玉皇閣、殷章山、油坊垱、楊家寨、涢陽、皮臺、龍家河、蜂洞沖、柳林河、二浪山10個行政村。
2005年,撤銷涢陽鄉,將原涢陽鄉的行政區域劃歸澴潭鎮管轄,鎮政府駐澴潭,人口72273人,面積440.8平方千米,轄章東門、柏樹崗、玉石、車站、文昌、鳳凰6個居委會和梅丘、武家河、高家沖、兩河口、湯畈、九里崗、廖寨、柏樹灣、蘇家河、許廟、余家廟、觀音巖、大碑店、劉廟、煤炭坡、龐家巖、黃林、萬家河、龔家灣、玉皇閣、殷章山、油坊垱、楊家寨、涢陽、皮臺、龍家河、蜂洞沖、柳林河、二浪山29個行政村。2009年由曾都區劃歸新設立的隨縣管轄。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321113:~001 121車站居委會 ~002 121玉石居委會 ~003 121文昌居委會 ~004 122小東門居委會 ~005 121柏樹崗居委會 ~200 220梅坵村 ~201 220武家河村 ~202 220高家沖村 ~203 220兩河口村 ~204 220湯畈村 ~205 220九里崗村 ~206 220廖家寨村 ~207 220柏樹灣村 ~208 220蘇家河村 ~209 220許廟村 ~210 220余廟村 ~211 220觀音巖村 ~213 220劉廟村 ~214 220煤炭坡村 ~215 220龐家巖村 ~216 220黃林村 ~217 122萬家河村 ~218 220龔家灣村 ~221 220玉皇閣村 ~222 220殷章山村 ~223 220油坊垱村 ~224 220楊家寨村 ~225 220涢陽村 ~226 220皮臺村 ~227 220龍家河村 ~228 220蜂洞沖村 ~229 220柳林河村 ~230 220二浪山村 ~232 220大碑店村
【2006年代碼】421302115:~001車站街居委會 ~002玉石街居委會 ~003文昌街居委會 ~200梅邱村 ~201武家河村 ~202高家沖村 ~203兩河口村 ~204湯畈村 ~205九里崗村 ~206廖家寨村 ~207柏樹灣村 ~208蘇家河村 ~209許廟村 ~210余廟村 ~211觀音巖村 ~212大碑店村 ~213劉廟村 ~214煤炭坡村 ~215龐家巖村 ~216黃林村 ~217萬家河村 ~218龔家灣村 ~219小東門村 ~220柏樹崗村 ~222玉皇閣村 ~223殷章山村 ~224油坊垱村 ~225楊家寨村 ~226涢陽村 ~227皮臺村 ~228龍家河村 ~229蜂洞沖村 ~230柳林河村 ~231二浪山村 ~232石板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