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紅古區窯街街道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620111001 | 身份證前6位:620111 |
長途區號:0931 | 郵政編碼:730000 |
隸屬政區:紅古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甘A | 轄區面積:35.2km2 |
人口數量:約2.6萬人 | 人口密度:739人/km2 |
窯街街道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窯街街道辦事處位于蘭州市版圖西部,紅古區最北端,祁連山支脈哈拉古山東北麓。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素有“八寶川”、“冶金谷”的美稱。周邊有魯土司衙門、妙因寺、吐魯溝、圪塔寺等人文和自然景觀,是旅游觀光的勝地。黃河支流大通河流經全境,依山傍水,群山環繞,氣候溫和。
街道辦總面積35.2平方公里,現轄3個村、4個社區,總人口2.6萬余人。有漢、回、滿、藏、東鄉、保安、蒙古、壯、土等14個民族。地處蘭州、西寧兩大省會城市的幾何中心,占據內地通往青海、西藏的咽喉要道,形成了“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省道301線、永窯公路穿城而過,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境內煤炭儲量3.5億噸,并有豐富的石灰巖、頁巖、祁連玉、大理石、稀土、建筑用砂等礦產資源。交通、地理、資源和投資條件極為優越。并有工交商貿公司30余家,非公有制經濟實體500多家,是甘肅省重要的煤炭、建材、電力生產基地,也是紅古區乃至連海地區科技、文化、信息和工業商貿重地,經濟基礎十分雄厚。
窯街街道歷史悠久,是著名的馬家窯文化遺址。唐武德二年隸屬蘭州永登管轄。1960年,蘭州市紅古區成立,將窯街劃分為一鄉一街道。1988年由原窯街鄉窯街街道合并建鎮,1999年8月和2000年3月先后被省體改委、國家體改辦中國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批準為省級和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2004年11月撤消鎮級建制,成立了窯街街道辦事處。
近年來,窯街街道經濟和社會發展迅猛,實力不斷增強。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立足紅古區工業密集區、示范農業區、現代衛星城區“三區”建設思路,依托資源、區位、市場和工業基礎優勢,確定了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發展多元經濟,建設坪臺養殖、核桃、牧草基地、發展現代科技示范農業;建設黑土灣冶煉加工工業基地,發展能源建材密集工業;發展以窯街大什字為中心的特色商貿基地,建設現代衛星城區的“三個基地”建設總思路。擴大招商引資規模,提供優質服務,經濟基礎和運行質量明顯提高。農業方面,5000畝坪臺核桃基地已完成2500畝,養殖、牧草生產初具規模。工業方面,引資新建了投資2200萬元的窯街紙袋廠聯合鐵合金廠、投資730萬元的吉達鐵合金廠,并加緊建設投資1.95億元的窯街熱電廠三期工程,形成了煤炭、水泥、電力、鐵合金等產業多元發展的格局。
商貿方面,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形成了以上窯大什字為中心,濱河小區、團結街、自立市場、上窯市場為輻射的非公商貿繁華區。2004年,國民經濟增長勢頭強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374.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45元。
新世紀、新窯街、新發展。在新的一年,窯街街道將以更加優惠的政策,一流的服務,規范的管理,為廣大客商提供更加寬松的發展創業環境。現任窯街街黨工委-徐永禮,辦事處主任徐大德熱忱歡迎省內外人士前來投資、發展,大展宏圖,共創輝煌。
全國與窯街街道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窯街街道區劃
620111001001 111 和平社區
620111001002 111 團結社區
620111001003 111 濱河社區
620111001004 111 新村社區
620111001200 112 紅山村
620111001201 112 大砂村
620111001202 112 上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