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贛榆區班莊鎮古城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20721109 | 身份證前6位:320721 |
長途區號:0518 | 郵政編碼:222000 |
隸屬政區:班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蘇G | |
古城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當你走進蘇魯兩省交界處的革命老區——贛榆縣抗日山下班莊鎮古城村,一定會為欣欣向榮的新農村景象所吸引。舉目望去,棋盤化的街道縱橫交錯,寬敞潔凈的水泥路兩側綠樹掩映、百花繁茂。在這里你親身感受到的,既有迷人的自然風光,又有濃厚的商業氣息。為營造一個經濟發展的良好載體,古城村人修基礎設施、訂村莊規劃、建中心廣場,形成了堪比都市的優美環境。2007年,古城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500元。
優美的村容
為營造一個經濟發展的良好載體,古城村近年出臺了造福子孫后代的三大惠民舉措——修基礎設施、訂村莊規劃、建中心廣場。
投資220萬元,建設占地l0平方公里建材產業集聚區,修通南接327國道,西鄰山東地界的兩縱兩橫干道,逐步完善區域內的各項設施建設。
投資300多萬元,聘請省設計院專家進行詳細勘測,對全村村莊整體規劃,實施建設與管理,對村大街進行了硬化、美化、亮化,完成兩縱兩橫6000米水泥路實施工程,在主街道安置了20只垃圾箱,杜絕亂扔雜物,提高了村莊規劃建設的檔次和水平,取得了量和質的新突破,真正成為全市名副其實的“康居示范村”。
投資60萬元,在全市率先建成第一家秸稈氣化站,采取以草換氣、以氣養站的運營模式,減少農戶的燒灶開支,潔凈農戶的生活環境。村里還拿出一定資金用于補貼農戶,鼓勵農戶建設無害化糞池。如今,全村所有農戶都在這項工程中受益。
投資120萬元,建成了村中心廣場,實施了村主要街道包括商貿街兩旁的綠化建設,美化了群眾的生活環境,使村民在茶余飯后有了休閑娛樂的場所。同時,引導村民開展健康娛樂活動。村民說,每逢春節元旦期間,村里就牽頭在村中心廣場組織文藝表演、花燈展等,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當地人說,現在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一點也不比城里差,生活在村里,心情格外舒暢。
名副其實的文明村
古城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把精神文明建設也牢牢抓在手上。他們連續八年開展評選“十佳好媳婦”、“十佳好婆婆”等活動,在全村形成了尊敬老人、教好子女、鄰里和睦、遵紀守法、勤勞致富的良好風氣。2005年底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農戶參與率達100%,有80%以上的農戶達到八星級。村委會抓住這一契機,召開村民大會,隆重表彰了先進農戶,為他們披紅戴花,同時鼓勵其他群眾,學習榜樣,爭做文明戶,掀起了“多星者光榮、少星者努力”的群眾性創建熱潮。
在平安創建活動中,建立了村與小組、村與農戶三個層次的綜合整治網絡,并分別簽訂責任書,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人人爭創最佳環境。每逢大忙季節,村里退休老干部自發組織老年義務巡邏隊,義務為群眾夜間站崗巡邏。在節假日,在村干部配合聯防人員晝夜值班,以防意外事故發生,確保村民平安。全村連續16年無一例-事件,無刑事案件,呈現出社會穩定和諧、村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如今的古城村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安定有序,村民安居樂業,一個殷實、和諧、文明的新農村正在蘇魯兩省交界處的蘇北大地顯露。
參考數據
村莊位置:蘇魯兩省三縣交界處,327國道北側,位于贛榆縣最西部
村莊面積:6.4平方公里
村莊戶數:1100余戶
村莊人口:4200余人
人均年收入:6500元(2007年)
勞力轉移:2100余人
獲得榮譽:全國農村小康示范村、衛生村、文化先進村、康居示范村、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連云港市村民自治模范村
聯系方式
村委:0518—86511064
郵箱:mahaifeng1@163.com
周邊景點
夾谷山旅游風景區
夾谷山旅游風景區位于沂蒙山南麓,與山東臨沭縣接壤,境內群山起伏,風景秀麗,最高峰即夾谷山,名勝古跡遍布各處,可開發景點達三十多個,美麗的傳說足可編成一本厚厚的民間故事集。“孔子相魯會齊侯處”在《史記》中就有明文記載。與夾谷山緊緊相連的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抗日山烈士陵園。
全國與古城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