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市鶴山市龍口鎮粉洞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40784101 | 身份證前6位:440784 |
長途區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隸屬政區:龍口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粵J | |
粉洞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粉洞村委會位于龍口鎮西南部,始創于明洪武二十七年間(1395年),北與福逕,南與五福群豐,西與高明楊梅鎮,東與湴蓼相鄰,距江肇公路3公里。因地處高山環圍的盤地,先人進村如入洞中,居民早出晚歸俗稱“返洞”,后因“返”與“粉”土語發音相似,久經雅化故而得名。先人以水為界,劃分村仔、舊村、新村,后將“洞前”七星地和“洞尾”馬頭兩村劃歸粉洞,成為了村委會的5條自然村。現分為5個村小組,分別是:新村小組、舊村小組、村仔小組、馬頭小組、七星地小組。常住人口781人。村委總面積3平方公里,農田面積1085畝,其中禾田515畝,魚塘315畝,香蕉215畝,其他40畝。村內山林茂密,景色優美,有著“天然大氧吧”之稱。
全村生產以種植水稻、林業為主。農林業總產值3013140元,農民人均收入3863元。近年村委會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生豬、家禽、養龜與香蕉種植等其他養殖、種植業,以促進農民增收。
粉洞雖地處山區,但景色秀麗,不少奇山異水別有韻味。“豬乸脊”“鶴形髻”“三母石”三座高山,形成“品”字相對屹立,其山腳均有一溪流蜿蜒向東匯聚成河從“豬乸脊”與“三母石”的夾口流出,經由粉洞村委會流至北面福逕,農田排灌方便。豬乸脊上的石屋仔,后山的洪武帝斬崩龍,中溪源頭的大石板,洞口的將軍守水口和雷公蛤等形神兼備的大石,稍加點撥即可為引人入勝的景觀。現谷埠“鶴山標志”飛鶴下的幾塊豬肝色的大石,就出自粉洞,粉洞的石頭景觀由此可見一斑。粉洞更是我省著名的抗日老區,為我國的抗日革命勝利作出過巨大的貢獻。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粉洞村大力發動社會熱心人士捐資家鄉建設,目前已完成村道硬底化道路建設8公里多,村莊巷道全部實現硬底化,全村居民都用上了自來水,而且還有公-車往返沙坪城區,極大地方便了村內居民的生活出行。而且村委會還加大對農村衛生保潔工作力度,各自然村都設有一名專職保潔員,由村委會聘請專人負責對垃圾實行集中清運、統一處理,使村莊內干凈整潔,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