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縉云縣新碧街道宅基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1122002 | 身份證前6位:331122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隸屬政區:新碧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浙K | |
宅基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2011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后將原來的宅基和應劉兩個行政村合并為一個行政村,并命名為宅基村。宅基村位于新建東北4.7公里河谷平畈。東與新碧泗山村隔溪相望,南鄰馬渡村,西與前朱村相接,北與新碧龍湖村相鄰。宅基村下轄宅基、竹棚、碗山坑、坑口西、應劉5個自然村,歷史上有上門巖、雙眼塘、烏山頭、年臺墳、繞西嶺五個自然村已廢。全村1436戶,3807人。居住著大多為漢族,其中還有少數的畬、壯、苗、布衣等少數民族。面積約為5.6平方公里,村地寬闊。
宅基村大多施、劉姓。其中施姓多為唐朝末年括州(麗水)刺史施堅實的后裔,已傳承40代,是縉云望族。公元960年施堅實公四世施賦從青塘到桂溪西畈,雙峰下古澤龍湖南部一帶,平整土地,圍湖造田,作為宅基發族的主體。
宅基村人民在0的領導下,勤勞致富奔小康,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村四周高樓林立,村中大小巷道都已水泥鋪路,環村大道四通八達。村中的大閶門建于明朝年間,“激揚三省”的匾額懸于門內,門前原是小石鋪地,十八欄桿十九柱橫跨東西,兩側各有花門一座,花門上刻有“繡衣”、“進士”大字,橫批上獅子搶球,花門柱上青龍盤繞,非常壯觀。該些建筑在1965年“四清”時被破壞無余。大閶門前的廣場面積約為10余畝,廣場上有大會堂、辦公大樓,四周有各類商店。每逢農歷二、七為宅基集市,附近的村民都會來趕集,熱鬧非凡,大大的方便了村民。一到晚上廣場上都會響起悅耳的音樂,村里的愛舞者集結于此,載歌載舞,歡天喜地,熱鬧非凡。在廣場上還有籃球架,兵乓球桌以及一些健身器材,供村民健身活動,大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
村東的大東祠(施氏宗祠)建于明朝年間。在2010年發生火災,不過門口的“貞節”牌坊尚好無損。改牌坊系明嘉靖17年(公元1518年)天子嘉靖賜監察御史施山吳氏失夫為節婦,特賜“貞節”二字。在應劉村中的劉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971年),明相劉基親書牌匾一塊,名“冑勛”,后被毀,于清乾隆48年(1783年)重建,至嘉慶二年(1796年)完工。至今期間多次損毀,多次修建。
宅基村西通過大片農田,有甬山、烏山、雙峰尖等山峰連綿,群山起伏。雙峰尖在宅基村北端,遙望雙峰兩尖并立,居東的頂尖有一雙峰洞,洞中泉水滴滴,泉水洞錢塑有神像,為官清居廟之神排行十七,漢末曾任都尉,為官清正,百姓感恩特塑之。公元234年誥封相公,即李十七相公,歷世傳承,相公原居麗水青龍廟,光緒五年(公元1874年)移居雙峰尖雙峰洞,即雙峰廟。行政村境內還有650米山峰,名為風動巖尖,位于繞西嶺西側。
宅基村的龍潭水庫,位于烏山頭南,1988年建,壩高22米,容水量15萬立方米,水庫面積26畝,可灌溉良田800畝。烏山頭水庫建于1993年春,壩高15米,容水量14萬立方米,水面面積約24畝,可灌溉400畝良田。以上兩個水庫于2009年鑿通合并后除良田灌溉外還供全村自來水用。
宅 基 據宗譜載,唐朝(公元905年)刺史施約銓始居該村,因村址原是一片溪灘,故村名稱澤磯,后為便于書寫,逐漸以諧音演化為宅基。在新建東北4.7公里河谷平畈。海拔124米。塊狀聚落。面積約4.1平方公里。933戶,2609人。多施姓。耕地1425畝,多種糧食作物。林地3912畝。通公路、程控電話、有線電視,裝有自來水。
坑口西 以位于西巖坑坑口的西邊而得名。在宅基西1.3公里丘間平畈。海拔146米。塊狀聚落。90戶,274人。多施姓。該自然村夏天涼爽,溪水冰涼,很適宜避暑居住。
碗山坑 村住落在一個形似碗狀的山岙中,村邊有一小溪坑流過,故名碗山村。在宅基西北1.4公里山腳。海拔168米。點狀聚落。3戶,12人。姓劉。
竹 棚 以村四周毛竹茂盛而得名。在宅基西北1公里丘間平畈。海拔139米。點狀聚落。3戶,13人。姓施。
應 劉 約在明朝永樂三年,先由麗水縣劉祠堂背的劉師顏,劉師貢移居該地,后又遷來一戶姓應人居此。解放前,兩姓雖同住一村,但各自稱姓劉,姓應。解放后,各取一姓,定名應劉。解放初為應劉行政村,屬新東鄉。1956年屬東川鄉。1958年稱應劉生產隊,屬東川管理區。1961年建立應劉大隊,屬東川公社。1984年為應劉村民委員會,屬東川鄉。1992年撤擴并后,改屬新建鎮。在2011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后屬宅基行政村所轄自然村,屬新建鎮至今。在新建東北4.5公里河谷平畈。海拔125米。塊狀聚落。406戶,961人。多應、劉姓。面積約1.2平方公里。設12個村民小組。耕地381畝,主種水稻。林地937畝。產蠶桑。通公路、程控電話、有線電視,裝有自來水。
全國與宅基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