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濟陽縣垛石鎮石墓田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0125101 | 身份證前6位:370125 |
長途區號:0531 | 郵政編碼:250000 |
隸屬政區:垛石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A | |
石墓田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石 墓 田 村
據傳,在明朝永樂年間,王、張、高、劉4姓由河北棗強遷此落戶。因村址選在一個淤積的河道上,取村名叫河間里,后因有一楊姓大戶在村東南角建一座大墳,并有專人看管,墳前有石豬、石羊、石和尚等,整個墳場占地面積很大,因此改名石墓田。
該村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1947年黨組織就在本村發展黨員,成立農會。高敦寶被選為農會主席,黨小組組長由劉振邦擔任。1949年初,本村十幾名青年應征入伍,直接開赴前線參加了解放戰爭。其中尹丙路在南下到四川洪源縣時,留在地方,任縣林業局長,后任該縣縣長到退休。張傳俊在解放江蘇省時,壯烈犧牲,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該村位于省道248線東側,現有110戶,耕地1000多畝。村莊規劃從70年代就已經開始,本村建房整齊,街道寬闊。該村為傳統的農業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在農村的各項富民政策充分落實。先后建立冬暖式大棚40多個,生產的櫻桃西紅柿在濟南、濱州等地小有名氣。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村內鋪設了柏油路,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該村的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多元。同時該村村風淳樸,村民互相團結,尊老愛幼,遵紀守法,蔚然成風。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