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周吳岕村 | 周吳岕村坐落于林城鎮北端,東臨雉城鎮,西毗泗安長潮岕,北與“十里古銀杏長廊”八都岕隔山相望,村莊呈線狀依山傍溪而筑。 人口與面積:全村總……[詳細] |
上獅村 | 上獅村下轄5個自然村,19個承包組,520戶,1820人(其中勞動力1223人),黨員53人。耕地面積4983畝(其中水田2407畝)。林地2158畝,……[詳細] |
連心村 | 連心村概況 全村下轄7個自然村,33個承包組,769戶,2700人(其中勞動力1842人),黨員50人。耕地面積3866畝(其中水……[詳細] |
姚洪斗村 | 姚洪斗村位于長興縣林城鎮西北0.5公里處,轄區面積2.6平方公里,轄14個承包組,13個自然村。常住人口2662人,729戶。耕地面積3842畝,地勢斗……[詳細] |
大云寺村 | 大云寺村下轄26個自然村,65個承包組,1518戶,4957人(其中勞動力3410人),黨員123人。耕地面積7589畝(其中水田7132畝),魚塘70……[詳細] |
北湯村 | 北湯村地處林城鎮西南,由原北湯村、孟斗村合并而成,具有豐富水產資源。區域面積4.75平方公里,轄11個自然村,20個承包組。目前共有農戶737戶,常住人……[詳細] |
向陽村 | 向陽村位于林城鎮東部,西臨鎮區,南至虹星橋,北至午山崗,地理條件十分優越,交通條件相當便捷,面積6.14km2。轄29個自然村863戶,人口3137人,……[詳細] |
天平橋村 | 天平橋村地處林城鎮西南,以泗安塘、李王港、姚家港三面圍圩 作界,境內田陌滄綿、河網交錯,屬典型的斗區。2002年由原天平村、新橋村、倉里村合并成新村,轄……[詳細] |
永豐村 | 永豐村位于林城鎮南三公里,座落在圩埯斗北側,于2002年由原許村、楊家墩兩村撤并而成。全村有楊家墩(村部駐地)、許村、方塘殿、邱家、楊樹、斗門、白水、竹……[詳細] |
太傅村 | 太傅村下轄9個自然村,31個承包組,893戶2873人(其中勞動力1881人),黨員71人,區域面積7.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4323畝(其中水田3668……[詳細] |
泥斗村 | 泥斗村位于林城鎮西部,東臨天平街,與天平橋村接壤,南靠烏焦山,與石英村交界,西與泗安鎮接黃巢村交界,北靠泗安港,全村下轄12個自然村,35個承包組,80……[詳細] |
新星村 | 長興縣林城鎮新星村位于長興縣西南部,東與本鎮陽光交接,南與泗安鎮塘管埭村交界,新舊318兩條國道穿村而過,著名的中國揚子鱷村位于本村的西崗自然村。全村下……[詳細] |
新華村 | 新華村下轄13個自然村,28個承包組,740戶,2631人(其中勞動力1154人),耕地面積5146(其中水田4933畝),魚塘870畝。特色產業有水產……[詳細] |
畎橋村 | 畎橋村簡介 畎橋村位于林城鎮西南平原斗區,東與新華村接壤,西與石英村交界,與北湯相連,南與安吉縣毗鄰。全村下轄21個自然村,957戶,3227人……[詳細] |
陽光村 | 陽光村位于林城鎮西部,屬黃土丘陵地帶,東鄰太傅村;西與泗安鎮楊灣村交界;南至318國道;北接八三機場;宣杭鐵路穿村而過;康莊路貫穿全村;全村下轄4個自然……[詳細] |
塘南村 | 塘南村下轄15個自然村,32個承包組,898戶,2570人(其中勞動力1357人),黨員90人。耕地面積5216畝(其中水田5110畝),魚塘708畝。……[詳細] |
石英村 | 石英村簡介 全村下轄22個自然村,43個承包組,1020戶,3703人(其中勞動力2430人),黨員89人。耕地面積7792畝(其……[詳細] |
橋南村 | 橋南村區域面積7.5平方公里,轄17個自然村,41個承包組。目前共有農戶1058戶,常住人口3752人(其中勞動力2685人)。其中黨員81名,下設2個……[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林城鎮地處長興縣西南,由原三鄉一鎮(原天平鄉、畎橋鄉、太傅鄉和林城鎮)撤并而成。東臨雉城,西倚泗安,南接安吉,北連小浦,全鎮總面積128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581個承包組),4個居委會,人口5.8萬。 林城交通發達,區位優勢突出。318國道、宣杭鐵路穿境而過,申蘇浙皖高速公路在林城設有互通口;水路方面,有長興港和泗安港橫穿境內,是華東地區的“黃金水道”。距滬、杭、甬、蘇、錫、常等大中工貿城市均在2小時車程左右。境內資源廣博,龍山、午山山脈蘊藏了億噸優質石英石和白泥資源。 林城堅持工業立鎮、工業強鎮。立足傳統優勢,發展新興產業,通過多年努力,形成了以非金屬礦業、電爐制造、新型紡織、農產品加工等四大產業為主的特色工業經濟。2005實現工業總產值20.1億元,增長6%,其中17家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2.39億元,增長18.3%,技改投入2.62億元,增長13.9%。林城也是一個農業大鎮。全鎮擁有雙萬畝梅花基地、萬畝特種水產基地、千畝花卉苗木基地、2千萬羽家禽養殖基地等。2005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11億元,增長14.8%,農民人均收6888元,增長23%。同時以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和組織化程度為基礎,2005年培訓、引導農村勞動力2319人向二、三產業轉移,探索了一條致富農民的有效途徑。 林城文化底蘊源遠流長。境內有東晉太傅謝安之墓(晉太元八年,杰出的政治家謝安任征討大都督,率軍8萬大破前秦90萬大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謝安趁勝北伐,收復洛陽及青、兗、徐、豫等州。外患稍定,內爭遽起。時會稽王司馬道子執政,不滿于謝氏勢力的強大,遂使謝安出鎮揚州,不久回京病死。贈太傅、謚文靖,更封廬陵郡公。謝安初葬南京梅山。至陳太建十一年,陳文帝次子,始興王叔陵,淫暴好發古墓,其生母彭氏病卒,遂發故太傅舊墓,棄柩以葬生母。其時,謝安裔孫謝夷吾任長興令,乃將安墓遷葬于縣城西南四十三里的三鴉崗,謝安墓所在的鄉更名為萬安鄉,先后改名為謝公鄉、大云鄉,1982年1月改名為太傅鄉)、唐代古剎大云寺(相傳杭州靈隱寺按此廟設計修建)等,更有享譽海內外的民間藝術奇葩百葉龍(百葉龍具有160多年的歷史,源于長興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反映了中國傳統龍的精神,寄托著百姓對吉祥升騰的期望。.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