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和浩特武川縣德勝溝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50125207 | 身份證前6位:150125 |
長途區號:0471 | 郵政編碼:010000 |
隸屬政區:武川縣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蒙A | |
德勝溝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得勝溝鄉在日軍占領期間,成立義美鄉,屬第八區所轄。光復后,改為義慶鄉,屬第四區所轄。解放后,1953年設納令溝,1958年成立東風人民公社,1959年改稱為納令溝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建鄉,稱納令溝鄉。2001年撤鄉并鎮將蘑菇窯鄉合并到納令溝鄉,名稱定為納令溝鄉。2006年鄉鎮機構改革更名為得勝溝鄉。
-二、基本情況
得勝溝鄉位于武川縣西南部,距縣城可鎮42公里,地理特點為丘陵構成的山區,山地面積大,平均海拔1700米。總面積496.2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總戶數1802戶,農業人口6872人,耕地面積64500畝。
-三、政治情況
鄉政府下設3個辦公室
1、黨政綜合辦公室,主要職責:負責轉達、處理上級各部門來文來電承辦鄉黨委、大人、政府、紀檢、群團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等的文件草擬收發,會議召集,協調聯絡,檢查督促,來信來訪,社會治安,后勤服務,基層組織管理等日常事務。
2、經濟發展辦公室,主要職責:貫徹執行財政、財務管理有關方針、政策;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組織協調縣稅務、財政等部門完成財政稅收任務和財務收支工作,負責國有資產管理,扶持和引導涉農組織的發展,監督檢查行政村財務執行情況的農民負擔等工作。
3、社會事務辦公室,主要職責:土地、教育、文化、衛生、扶貧、民政、人口和計劃生育、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方面的工作。
電話:-室:8862018 鄉長室:8862016 辦公室:8862007
-四、交通情況
由于地處山區,交通條件較差,現有通鄉油路1條,各村以土路為主,今年將進一步拓寬現有的通鄉油路,并將新建通往得勝溝、李氣溝兩個旅游景點的油路,現在正在施工,預計2008年7月完工。
-五、氣候情況
我鄉地處大青山腹地,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干燥,一般年降雨量在300—350mm左右,無霜期120—125天,沿山地區有獨特的小氣候條件。
-六、資源情況
1、自然資源
我鄉自然資源豐富,境內有天然樺樹林和國家保護物種云彬,礦產有銅、鐵、金、銀鉛、鎳等。
2、勞動力資源
我鄉共有勞動力5000多人,由于土地稀少,剩余勞動力較多。
3、物產資源
我鄉農作物主要以馬鈴薯、油料、莜麥和雜糧為主,馬鈴薯年產量在180萬公斤左右,油料在90萬公斤左右。
4、旅游資源
得勝溝、李齊溝地處武川縣得勝溝鄉最南端的深山老林之中,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大青山抗日支隊司令部所在地及革命活動中心,素有“塞外小延安”之稱。1938年秋,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八路軍120師賀龍派師715團與第二戰區民族戰地動委會游擊第四支隊總動委會晉察綏工委部人員從山西五塞出發挺進大青山,得勝溝、李齊溝便成為大青山支隊司令部和省委、行署等機關的駐地,是“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1964年被內蒙古自治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1995年投資建設占地面積650平方米的陳列室,對司令部、教導隊、衛生隊、李井泉司令員故居、電臺、李齊溝的“郝區政府”等革命歷史遺址、遺跡進行了重建和修復,基本恢復了歷史原貌。2004年我們鄉又投入了大量資金在蘑菇窯建成了呼和浩特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已建成20個圖片展廳,展廳面積達1500平方米,彩噴200平方米,陳列了反映大青山軍民戰爭史的大型圖片530塊。2005年在展區南山建青少年生態園一處,占地2平方公里,栽植云彬、松樹、刺梅、丁香等樹種5萬多株,2005年得勝溝、李齊溝被國家六部委命名為全國106個紅色旅游重點經典景區之一。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德勝溝鄉區劃
150125207201 220 前窯子村
150125207202 210 納令溝村
150125207203 220 大路壕村
150125207204 220 東坡村
150125207205 220 大順成村
150125207206 220 小堿灘村
150125207207 220 黑沙兔村
150125207208 220 毛林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