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海州區新壩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20706100 | 身份證前6位:320706 |
長途區號:0518 | 郵政編碼:222000 |
隸屬政區:海州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蘇G | 轄區面積:75km2 |
人口數量:約3.1萬人 | 人口密度:413人/km2 |
新壩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新壩鎮位于古城海州最南端,與東海、灌云、沭陽三縣接壤,是市區最大的農業鄉鎮。占地總面積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9324.5畝,水域12446.8畝。下轄16個行政村,126個自然村,人口30595人,其中勞動力23048人。常年種植水稻、小麥、棉花等,盛產大白菜、三瓜、西紅柿、毛豆、淡水魚等,是遠近聞名的“瓜菜之鄉”、“魚米之鄉”。
【經濟發展概述】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1%;財政收入830萬元,比上年增長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2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8880萬元),同比增長32%;內聯資金1.65億元,完成區下目標的1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208元,同比增長11.09%。
【農業】一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沙杭花卉園,成立了沙杭村花卉苗木工程有限公司,公司以市場化運作,發展花卉苗圃基地200畝,由公司提供苗源,供周邊村農民種植;魏口村食用菌種植園,占地面積100畝,總投資300余萬元,建蘑菇房100棟,一期工程建設60棟,轉移勞動力近百人;大穆村禮品西瓜園,占地面積80畝,興建大棚60個,全部以新壩牌商標上市;成立大屯村興民、良兵鵝業專業合作社。二是發展壯大龍頭企業。以四里圣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建設,推進“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引導農民積極種植名、特、優產品,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引進農業新品種15個;新增農民經濟人105人;組織農民培訓6500人次;完成對新壩16個村的村莊規劃;新增綠化面積1300畝;完成鎮級河道疏浚23公里,整治村莊河塘30公里。
【工業】新壩鎮始終把工業作為第一要務抓緊抓好。2007年,全鎮共完成引資項目23個,二產項目11個,三產項目12個。新培育規模以上企業1家,新開工投資2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個,新培育納稅額50-100萬元企業1個。在普安村汾灌高速出口處,大力發展物流項目建設。目前物流園區已入駐企業16家。盤活洗衣粉廠固定資產,新引進中利港機項目,其生產的龍門吊是省內最大的,起吊載重330噸。我鎮生產電力輔機歷史較長,是全國最早生產電力輔機的地區之一,現已建成連云港市機械(電力輔機)科技產業園,園區總體規劃建設面積1000畝,其中一期工程總投資3000萬元,建筑面積約60000m2,目前已完成地質勘察、圖紙設計等前期工作,新泰電力輔機、昊園電力輔機、華晉電力輔機、華德不銹鋼等4家企業已進區落戶。
【民營經濟】全年新增個體工商戶118戶,新注冊私營企業23家。進一步優化了產業結構,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全年電力輔機行業共開發新產品5個,其中申報專利12個。此外,魏口、新西、新壩、武圩村的手工刺繡、網箱編織等項目,解決了農村部分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城鎮建設】完善農村道路通達工程。已鋪設完成了武圩路、二道中溝路、黃泥溝路、杜莊路、朱圩南路等農村道路15公里;加大城鎮環衛設施投入。新建垃圾池80座,以便于集中堆放農民生活垃圾;投資1.5萬元進行亮化恢復,完成道路綠化10000余株,鎮區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對鎮區馬路市場、占道經營、亂擺攤點堅決取締。整治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單位和商戶落實“三包”責任制,對鎮區道路加強管理,實現過境運輸車輛無拋灑、滴漏,使鎮容鎮貌有了較大的改觀;積極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使新壩東路、新壩西路、新壩中路三條主要干道兩側2米以內基本達到“三無”,進一步改善了城鄉環境,小城鎮形象得到了提升。
【新農村建設】新能源建設初見成效。2007年在樊莊、大穆、墻匡等村進行沼氣池建設,結合“一池三改”新農村項目建設內容,在大穆、小蕩村建成沼氣池200個。沙杭村秸桿制氣項目已獲省批準,投入預計在100余萬元,建成后,每個月的用氣費用約在10元左右。新鋪設農村公路15公里、疏浚河道23公里、整治河塘30公里,農村改廁300個,大大的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采取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入的方式,建成村級服務中心10個,不但改善了村級辦公條件,而且圍繞村級衛生服務中心、生活超市、農資超市的建設,成為方便人民群眾的一個有效而便捷的平臺。
【社會事業】一是建成全省第一家鎮維權中心。2007年4月,鎮勞動保障所建成全省第一家鄉鎮維權中心,接受勞動、司法、公安、工會等單位領導,中心建成一年內,共為農民工挽回20余萬元經濟損失。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新壩敬老院通過硬件投入,美化環境,提高服務水平,被評為市級文明敬老院;積極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完成大病合作醫療覆蓋率96%以上,努力減少因病致貧現象發生;三是穩步推進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積極培養計生“五新家庭”戶,構建和諧計生。人口出生率6.05‰,人口自然增長率3.95‰,計劃生育率92%。四是積極發展教育文化事業。整合小學教育資源,加快完小建設步伐,執行學費減免政策。新壩中學宿舍和食堂8月份建成投入使用,使學生學習生活條件得到有效改善。成立新壩文藝協會。在沙杭和大穆村建立農家書屋,為我鎮農民和留守兒童提供了一個學習平臺,村村建有文化活動室。全鎮1/4村通上了有線電視。
【黨的建設】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發揮民主集中制,班子團結協作,作風民主,辦事公道,群眾威信高。實行基層黨員干部承諾制,培育“雙帶雙強”型村干部,使全鎮30%的黨員、90%的干部成為農民致富帶頭人。機關實行“雙向選擇,兩級聘任”,機關58名人員設置51名崗位,采取下派年輕有為、敢闖敢拼2名機關人員擔任村支部-一職和上聘村支部-到機關任部門主要負責人,打破了機關鐵飯碗。村務、財務實行“三公開”。全面完成16個村財務審計工作,有效地規范了村級財務制度。三套班領導包片到村,機關部門人員聯系定點,切實幫助村級想辦法,出點子,解決發展的難題,并實行村黨員包戶,形成鎮、村、戶三級聯動網絡,黨群矛盾得到有效弱化。基層黨支部堅持以每月5日積極開展黨員活動日為抓手,深入進行思想宣傳教育。深入開展《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教育,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鄉鎮榮譽】2007年度江蘇省現代高效農業“三八”示范基地、江蘇省首家農民工維權中心、連云港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單位進步獎、連云港市社會治安安全鄉鎮、連云港市社會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全國與新壩鎮同名的有:全國與新壩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新壩鎮區劃
320706100200 220 大屯村委會
320706100201 122 大穆村委會
320706100202 122 魏口村委會
320706100203 220 樊莊村委會
320706100204 122 普安村委會
320706100205 121 新西村委會
320706100206 122 新壩村委會
320706100207 122 四里村委會
320706100208 220 陳戶村委會
320706100209 220 武圩村委會
320706100210 220 墻匡村委會
320706100211 220 沙杭村委會
320706100212 220 王付村委會
320706100213 220 小蕩村委會
320706100214 220 朱圩村委會
320706100215 122 大井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