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里。少婦棹輕舟,歌聲逐流水。”唐朝大詩人李白的美麗詩篇,生動地描繪出石臼湖的奇姿倩影。南京市高淳縣武家嘴村仿佛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碧波蕩漾、風光旖旎的石臼湖南岸。千百年來,“日出斗金”的石臼湖,以其清澈的甘泉、豐富的資源,哺育著世世代代的武家嘴人。改革開放以后,更是以其達江通海的交通便利,讓勤勞質樸的武家嘴人闖出一片新天地,更讓武家嘴村的造船水運業蜚聲中外,盡享“中國民間造船水運第一村”之美名。2012年,武家嘴村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4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8萬元,連續19年位居南京市綜合實力“首位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南京市“創先典范”、江蘇省最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
走進高淳縣石臼湖畔的武家嘴村,一個開放的花園式村莊映入眼簾,小橋流水,花木扶疏,一幢幢歐式別墅典雅氣派,一輛輛高級轎車來往奔馳……一個富裕、祥和的新農村展現在人們面前。可誰能想到,這里曾是一個人均不足三分地的“漁花子”村。勵精圖治的武家嘴人大力發展水運業和造船業,一躍成為“中國民間造船水運第一村”,2006年實現水運收入6.25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3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78000元,連續12屆榮登南京市綜合實力百強村榜首。
借水生財 做大做足水文章
武家嘴村有5個村民小組,213戶,916人,耕地面積238畝,地處偏僻的石臼湖畔。上世紀80年代初,在人均不足三分地上打轉轉,連肚皮也撐不飽的武家嘴人,窮則思變,發揮本村臨湖通江的有利條件和村民善于駕舟闖湖的優勢,借水生財,大力發展水上運輸業,創出了一條壯村富民的特色之路。一是由水運到造船。1982年,村里組織了72條小木船,由70多名青壯年勞力外出跑水運,一個航次就凈賺1200元。武家嘴人第一次嘗到了甜頭,也找準了脫貧致富的路子。接著,村黨總支乘勢而上,一次次捕捉信息、搶抓機遇,大膽鼓勵村民發展水運、造船業。轉眼間,武家嘴人沿湖1公里搭起了一個個船臺,鐵錘叮當,焊花飛濺,出現了家家戶戶造鐵船、跑運輸、賣小船、造大船的景象,武家嘴人拉開了造船水運大發展的序幕。
二是由造船拓展水運。黨的十五大對非公有制經濟地位和作用的肯定,給武家嘴人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們吹響了由長江航運向沿海直至遠洋航運發展的進軍號。武家嘴進一步發揮村集體組織優勢,將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船戶聯合起來,共同抵御市場風險,形成大中小船舶優勢互補,市場、技術、信息、資源共享,多種運輸兼容的經營格局,實現了資本原始積累、市場多元拓展、產業調整升級的目標。從此,武家嘴的造船和水運業走上了集團化運作、專業化運輸、集約化經營的發展快車道。全村水運能力從1982年的500多噸位,發展到2006年的58萬噸位。現已擁有個體鋼質運輸船143艘,3000噸以上船舶80多艘,最大的噸位達1.15萬噸,固定資產5.2億元,2006年實現水運收入6.25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3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7.8萬元。
今天的武家嘴人還在不斷開拓視野,求新求變。他們改變過去傳統的零散造船模式,精心打造分工協作,生產、管理、銷售一體化的現代造船企業。按照“造船產業化、經營公司化、產業集團化”的戰略思路,幾年來,成功組建了全縣第一個水運集團公司——武家嘴集團,并下設以管理服務為主的水上運輸有限公司、以集裝箱運輸為主的集裝箱運輸公司、以散貨運輸為主的長武公司和鑫武公司,逐步實現由傳統意義的水運業向現代航運物流業的轉變,由傳統意義的造船業向現代理念的制造業轉變,由傳統意義的“船老大”向現代社會的企業家轉變。武家嘴與江蘇奕淳投資發展公司合作,在南京八卦洲租地150畝,投入2億元建造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位的現代化造船基地,已承接造價達13億元的訂單。
多元發展 產業投資擴規模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產業的支撐,武家嘴村以造船、水運業為依托,大力拓展工業經濟、民辦教育和商貿流通領域。一是做強村辦企業,成立了武家嘴塑編廠、塑鋼門窗廠等村辦企業6家,注冊資本1億元,總投資2億元,2006年實現利稅7000萬元。
二是興辦教育產業,2002年12月,與縣實驗小學聯合投資4000多萬元在縣城興辦了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高淳縣實驗學校”。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一流、校園環境優美。現有學生2000多人、教職員工180多人,2006年中考優秀率、各科均分在全縣名列前茅。
三是發展商貿流通業,總投資4000萬元,建成了高淳北漪路大賣場,總建筑面積2.67萬平方米,安排職工400多人,人均月工資1000多元,引入了新的商貿經營業態。
如今的武家嘴已連續12屆榮登南京市綜合實力百強村榜首,享有“中華民間造船水運第一村”的美譽,資產100萬元以上的農戶占70%,500萬元以上的占20%。
提升文明 建設和諧新農村
武家嘴村經濟發展了,精神文明也在同步提升,2005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一是人居環境不斷優化。為了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干脆將村莊搬進了縣城。2002年,通過科學規劃、專家論證,在縣城規劃區內征用土地241畝,投資1億元建設武家嘴新村,并力爭在5年內實現全村的整體搬遷。目前,新村一、二期工程已竣工,總投資7000萬元,建成了70幢別墅樓和7幢公寓樓,村內水、電、氣、有線電視、寬帶網及道路綠化與配套設施已全部到位,已有158戶村民搬進新居,三期工程正在擴建之中。
二是文明新風進農家。積極開展爭創“新風戶”、“五好家庭”等活動,引導村民改陋習、樹新風,致力提升文明素養。目前,全村“五星文明戶”達115戶,占總戶數的近60%。村內計劃生育年年達標,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有線電視入戶率均達100%。
三是民主管理促和諧。他們率先建立村務公開制度,成立由群眾代表組成的村民理財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定期向村民公開村級財務收支情況及重大事項,實行陽光操作;健全完善村“兩委”班子年度目標責任制度,全面推行村黨員代表、村民代表民主評議“兩委”班子成員制度,積極探索民主管理的有效實現形式。
參考數據
村莊位置:高淳縣石臼湖畔
村莊人口:910余人
村莊戶數:210余戶
人均收入:78000元(2006年)
集體積累:2300萬元(2006年)
文教設施:在縣城興辦了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高淳縣實驗學校”
醫保條件: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100%
獲得榮譽:全國文明村、中國民間造船水運第一村、江蘇省現代化先行村、南京市綜合實力百強村榜首
聯系方式
村委:025—57335272/57335273
電子郵箱:wujiazui.@163.com
wjz@jsgc.gov.cn
相關企業
南京武家嘴聯順船務有限公司
http://www.wjzls.com/
南京武家嘴金屬泵閥制造有限公司
高淳縣武家嘴塑鋼門窗廠
高淳武家嘴塑料編織廠
聯系人:趙德彪 電話:57861652
周邊景點
石臼湖是溧水縣、高淳縣和安徽省當涂縣三縣間的界湖,又名北湖,是由古丹陽湖分化而成的。總面積196平方公里,是一個純凈、天然的淡水湖泊,湖中盛產魚蝦、水禽、芡實、茨菰等水產品,歷來是沿湖村民的副業收入之源,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銀”之稱。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暢游石臼湖后,曾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來贊美它,“湖與元氣連,風波浩難止。天外賈客歸,云間片帆起。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里。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人們將石臼湖的風采用四個極富詩意的字來形容——“石臼漁歌”,它不僅是高淳古八景之一,也是新評金陵四十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