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武夷山市興田鎮楓坡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782101 | 身份證前6位:350782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隸屬政區:興田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H | |
楓坡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楓坡村地處武夷山市興田鎮南武旅游公路邊,是典型的村莊集中為主的行政村,離鎮區約20公里,距市區約30公里,周邊與興田、黃土、城村、西郊四村相鄰,下轄3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67戶,總人口1692人,其中勞動力811人。全村總面積17800畝,其中耕地3778畝,園地967畝,林地10954畝。
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主導產業以稻、煙為主,食用菌等經濟作物種植為輔。08煙葉種植面積1000畝,產值200萬元;茶葉種植面積1180畝,產值96萬元;水稻種植面積 3778畝,產值370萬元;家禽養殖存欄數量1.2萬羽,產值36萬元,2008年村財收入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84元。
據考證,楓坡村內流傳著一種很獨特的民俗活動——“拔燭橋”。這項民俗活動始于清朝咸豐八年(1858年),村民為了征服村尾火焰山的火災而采取的一種“以火制火”民俗活動,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這項活動已成為楓坡村民的共同文化,每年的正月期間,都會組織社區村民開展“拔燭橋”活動,并且逐漸演變成既能軀邪除惡,又可豐富村民生活、團結村民、鍛煉身體作用的民俗活動。2007年,在市、鎮文化部門的領導下,對“拔燭橋”這項民俗活動開展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