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安順西秀區七眼橋鎮仁崗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402106 | 身份證前6位:520402 |
長途區號:0853 | 郵政編碼:561000 |
隸屬政區:七眼橋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G | |
仁崗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仁崗村位于西秀區城中心以東10公里,距滇黔公路三公里(即93K鄭家屯村),七眼橋鎮政府6公里,村北與蔡官鎮所屬村莊接壤,是七眼橋鎮的一個邊遠村寨,村寨座落在群山環抱的山凹中,左右兩邊是大山,背靠一道筆直的大巖,巖頂上面又有重疊大山,山上全是林木覆蓋,村寨右邊是硐口村,左邊是時屯村,后面是本村的耕地,前面是田壩,故形成一個長形的地理區域。自然條件優越,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我村系明洪武年間調北征南,囤軍選址而建的村寨。在舊社會外人曾有言稱之為“小臺灣”,那是因有一人把關,萬夫莫開的地理優勢,有大石塊砌得很厚的兩道雙層圍墻,古廟一座,現有和尚一個。本村人純屬屯堡漢人為主。婦女長袍大袖至今,全村有316戶,1476人,現規劃整治面積2000畝,其中村域耕地面積1160畝。荒山坡地380畝,有森林面積460畝,2006年農村人均純收1280元。
仁崗村主要以水稻、玉米、油菜種植業生產,產業單一模式陳舊,水稻年種植面積695畝,平均畝產500公斤,玉米年種植面積360畝,平均畝產250公斤,油菜年種植面積870畝,平均畝產100公斤,坡地退耕還林105畝。畜牧業乃以家庭養殖為主,全村有大牲畜356頭,其中馱馬25匹。70%家庭有豬,其中養有母豬的15戶,年出欄生豬800頭。外出打工260人,全村僅有兩戶家庭進行大米加工,農業生產基本是牲畜動力,人力肩挑為主,農民勞動強度大,農業機戒化程度較低。
仁崗村的鄉村公路路況較差、人畜飲水問題尚未解決,現有一所簡陋的村小學和球場,開辦有從學前班到四年級五個班,公民辦教師四人,在校學生二百多名,已基本保證了全村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村支兩委已在學校教室安放有政府配備的遠程教育設施,缺乏基本的農村醫療設施,僅有私人診所2個,全村即三個自然村民組的街巷,沒有硬化,臟、亂、差特別嚴重,田間地頭無機耕道,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村民住房布局不合理,住房破舊不堪,新建房屋與屯堡風格不協調,給小新村規劃帶來一定的難度。
--人口總數:1479人 農業人口:1476人 非農業人口:3人
--行政區面積: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16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 辦公所在地:七眼橋鎮仁崗村
--所轄村: 生產總值:188.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水稻,油菜,玉米,豬 名特產品:生豬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