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常樂村隸屬于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北山鎮,位于北山鎮東北部,北與青田村相接,南與榮合橋社區相連,西與福高村銜接,東與王公橋村相接,長青公路和武廣高鐵穿境通過,一條白沙河毗鄰而流,村中部有中華平原。常樂村是北山鎮的行政村之一,是北山鎮重點扶持建設村,同時也北山鎮面積最大的行政村,面積:近13平方公里。經濟以農業為主向多元化發展,其人口規模較大,全村共有約1200戶,人口近5000人,所以相對而言是比較復雜的村莊,主要為漢族。個體私營企業15戶,村黨支部設立8個黨小組,黨員173名,常樂村下設民兵、共青團、婦聯、人民調解組織。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876畝,人均耕地0.8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20000余畝;水面面積800余畝
常樂村周邊以山地丘陵為主,但具有良好便利的交通,在此基礎上常樂村的領導班子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新農村建設。
常樂村生態環境良好,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土地肥沃,全鎮氣候四季分明,具有熱量豐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的特點。春季15/25℃,夏季秋初18/36℃,秋末至冬季5/15℃。常年降雨量1000毫升—1200毫升。村內水資源十分豐富,白沙河流水終年不斷,水庫、水壩、山塘積蓄水充足,有二級水庫踏塘水庫,每個組都有四個以上的灌溉農塘。境內地帶性土壤為紅土或者黃白土壤,土層深厚,便于開墾利用。尤其是常樂村境內山體多,山地比重大,局部地區有冬暖夏涼的效果,非常適宜休閑娛樂。
常樂村的山水資源與本鎮緊緊聯系在一起形成了獨有的特色,為旅游開發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常樂村的山也與本鎮其他村的山相連,縱橫交錯,延綿不絕,風景如畫,常樂村的水,池波如碧,溪水潺潺,終年不息。在城市城區面積的不斷拓展,常樂村乃至整個鎮將是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市民休閑、旅游和觀光的優選之地,蔬菜、生態休閑、短期度假和娛樂性的第三產業將面臨十分美好的前景。
全村森林覆蓋率達68%以上,進入常樂村由于進入天然森林氧吧。麻石、土地資源豐富,是北山鎮農業大村、工業強村。納入北山鎮未來幾年的重要發展規劃,作為北山鎮的第一大村,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便利的交通,為常樂村農業、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為了提升群眾的生活條件,改善居住環境,近幾年常樂村對常樂村的環境衛生進行了強有力的整治整頓,與規劃,對每家每戶,每條道路的環境衛生都進行了嚴格的檢查與清掃,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0個以上,使每個村民都有很強的環保意識,使得衛生環境得到了保證,讓常樂村成為環境優雅優越之地,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凈化、美化”。并且也在本鎮的環境衛生評比之中經常名列前茅。
常樂村交通便利,長青公路(省級公路)縱貫全村南北,往南直通長沙市內,往北與107國道相連,離縣城星沙十幾公里并與一、二、三環線聯網。國家省級重點工程——武廣高速鐵路還有307縣道貫穿境內,村級公路百分之九十實行的硬化改造,組級公路也在進一步加快硬化步驟,區位優越,交通十分便捷。常樂村位于長沙市北、本鎮的東北端,隸屬于長株潭經濟圈內,將有力地拉動常樂村的經濟發展,大大改善常樂村在北山鎮與整個長沙縣的經濟區位條件。
近幾年,常樂村在北山鎮黨委、政府的正確地領導下,常樂村兩委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一手抓經濟、法制,一首抓環保民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惠農政策。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具體為村民辦了以下幾件事:
一、對全村的電網進行了全面改造。徹底改變了用電難,滿足了村民生產、生活需求。
二、對村級道路全面實施了“村村通”水泥路面。2004年常樂村由四個村合并而成。全村村組級道路總里程為65余公里,其中23公里已硬化,公路硬化還在進一步規劃與加速硬化中。
三、對村內的水利設施,每年定期開展除險加固改造,對溝渠進行清淤。大大地提高了水利設施的防汛抗旱能力,有力保障農業的旱澇保收。
四、全面推進農村改水改廁,戶戶用上了安全飲用水和衛生廁所。建沼氣池,變廢為寶,節約能源,美化環境,有效切斷吸血蟲的傳播途徑。降低了吸血蟲病病發率。
五、常樂村注重環境保護,已完成長沙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道路已基本完成綠化、亮化,不僅綠化美化還改善的環境,防止公路兩旁的水土流失。全村之前主要使用能源是柴草,但現在在給發展沼氣創造條件,50%村民在使用沼氣,向綠色能源靠攏。
六、文體方面:近年來,支村兩委把繁榮群眾生活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加大了文化衛生基礎設施投入,村部設有圖書室、閱覽室、醫務室、籃球場等,有足夠大的場地進行各種活動的舉行舉辦,從去年開始組織群眾開展籃球、羽毛球、拔河比賽等,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黨群、干群關系更密切了。
常樂村自然環境優美,田園風光秀麗,區域交通優越,綠水青山污染少,在鎮黨委政府的扶持與支持下利用獨特的環境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優質水稻、花卉苗木等特色產業,有像綠籬園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豐順園種糧大戶等等。
北山鎮常樂村以茶葉、優質水稻、瘦肉型豬、無公害蔬菜、小水果為主,注重特色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齊頭并進,充分利用本地產業的優勢。并且利用科學手段,不斷創新發展更多有特色,有前景的農業產業。
2006年,北山敬老院被評為出席長沙市“示范性敬老院”北山鎮敬老院位于湖南省長沙縣北山鎮常樂村佘家場組。地理環境優越。是老人們的溫馨港灣。北山鎮敬老院始建于1988年,現集中供養孤寡老人52人。近兩年,黨委、政府投資近40萬元,積極改善生活環境,擴建了住房、食堂各一棟,住房新增30間,建成后可容納老人70余人。北山敬老院的建設及使用,真正實現了為全鎮孤寡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依的目標,有力推動了我鎮和諧新農村的建設進程。敬老院在抓好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狠抓了內部管理機制,建立了財務制度、值班制度、衛生包片制度、護理老人制度、食堂伙食制度等制度;老人們自發組建了勞動組、衛生組、娛樂組等義務服務組,積極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為老服務,為老人們營造了快樂溫馨的生活環境。在飲食方面,院內從對老人的身心健康出發,確保做到了食用綠色食品,并保質保量;在醫療、生活用品方面,為老人們配備了常用藥品,并按需求為每位老人發放了日常生活用品。目前,院內實施了“七個一”工程,即一個果園、一塊菜地、一口魚塘、一群雞鴨、一欄肉豬、一個聊天室、一支服務隊。走進院內,體現了一個文明、生態、和諧的人居環境。村上還有村級幸福院工程與安居工程都是為村民為老年人提供居住,休閑、養老的場所。
近日,在長沙市人民政府發文公布的長沙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中華渡槽被評為市級保護文物,她位于長沙縣北山鎮常樂村蚜蝤山組,建造氣勢宏偉,材質為大型石塊,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渡槽高度的技術水平和藝術價值,充分顯示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她是用于農田的引水灌溉,整個灌溉水渠長約兩公里左右,而渡槽長度在五百米左右,寬約二米半。
在白沙河上,連接常樂村與王公橋村的橋梁王公橋也是村級重要保護建筑。緊鄰長沙市,處于豐梅嶺旅游度假區東部,也臨近黑麋峰森林公園,山水田園風光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很大的旅游開發價值。生態觀光、垂釣、娛樂、休閑于一體的。風景秀麗,一派田園氣息的踏塘水庫也即將迎來投資者建設農家樂,更能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來常樂村旅游、觀光、度假。使常樂村不僅成為旅游度假的“樂土”,更成為創業投資的“熱土”。我們村的村支兩委也全力支持扶持有賢之士來常樂村發展創業投資,引進綠色環保無污染的企業,創造一流投資環境,一流的投資服務條件。
全國與常樂村同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