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如東縣苴鎮街道劉埠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20623102 | 身份證前6位:320623 |
長途區號:0513 | 郵政編碼:226000 |
隸屬政區:苴鎮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蘇F | |
劉埠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劉埠村
村情概況:劉埠村位于苴鎮北部,蘇223線、海防路、屏東路穿村而過。現總戶數1428戶,人口4228人,總耕地面積897.7公頃,設40個村民小組。近幾年來,我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村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及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經濟發展與科學和環境協調發展已被廣大村民自覺接受。劉埠村多年來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勞動力轉移先進村、三星級創業型基層黨組織、先進性教育活動先進單位、擁軍優屬先進集體、文明村、農村工作綜合考核二等獎、“民營經濟明星村”、村干部勤廉工程示范村等多項榮譽稱號。今后的劉埠村將再接再厲,奮發向上,為社會主義新農場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自然資源:劉埠村是農業大村,傳統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玉米等農作物為主,同時劉埠村是全鎮的三元豬養殖基地,全村有近一半的農戶養三元豬。最近幾年,劉埠村還注重調整產業結構布局,全村334戶農民分別以出租、轉包、轉讓、互換等形式進行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流轉戶占總農戶的23.4%,流轉面積446畝,占總承包面積的6.8%,并于2009年9月26日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
基礎設施:劉埠村位于苴鎮的北部,蘇223線、海防路、屏東路穿村而過。到目前,我村已有97%的農戶住上了漂亮的小樓房,村內水泥路、砂石路四通八達,通至每家每戶門口,總長度達到上百公里。同時,2公里的防滲渠工程、12座橋梁修建、20公里的河道疏浚、500畝的綠化造林已全部到位。同時集中清收生活垃圾,做到以組定點,以村集中,專人運送,及時深埋,有效地杜絕了各種廢棄物的亂扔亂放現象,使村容村貌大大改觀,真的可謂民富、村美、風氣好。
農村經濟:近幾年來,劉埠村充分發揮本村地理優勢,不斷尋求項目信息和項目來源,千方百計發展私營企業,壯大企業的發展。全村現有1000萬元以上企業1個,1000-500萬元企業3個,100萬元以下企業5個,分別從事紫菜養殖、海產品加工、園林綠化、餐飲業、服裝、手套加工業,全村第三產業總產值達到3515萬元。農牧副漁產銷大戶,經紀人層出不窮,全村四年人均收入可達到8000元以上,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建設文明富裕的劉埠村夯實基礎。本村連續幾年被評為市、縣文明村,農村基層各項工作年終考核均列全鎮前茅。
人口衛生:劉埠村有人口4228余人,40個村民小組。近年來,劉埠村為全村95%的人都建立了健康檔案,做到為每一位群眾熱心關愛。同時劉埠村加強村環境管理和建設,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加快環境綜合整治,實行環境建設與經濟建設,城鄉村域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落實長效的管理措施,達到與人民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程度相適應的環境目標,達到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和諧與統一。
文化教育:劉埠村非常重視全村群眾的文化教育工作,現村建有文化活動室和活動中心,村內有圖書閱覽室,藏書800余冊,村外場地有多種健身器材,可供人們閑暇之余鍛煉身體。平時村開展多項文化體育活動,組織了村農民體育運動會,村文藝表演會等多項活動,極大豐富了廣大村民的身心文化娛樂活動,為構建和諧新農村打下堅實的基礎。
村務公開:劉埠村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村民自治管理體制,做到公開村務公平、透明、正常化。村兩委正常開會討論問題,協商村里的各項事業發展,每年3月份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規劃村里本年度的發展,同時在每月月底,村通過村務公開欄定期公布村里的發展事業情況,通過村務、財務等各項公開制度,真正將村民自治落實到實處,維護廣大村民的自身權益,同時也促進村各項事業的正常發展。
組織建設:劉埠村村支部下設40個村黨小組,做到組織制度健全,發展科學,富民強村。主要做法有以下幾點:一、突出組織創新,打造“富民黨建”。發展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服務科學發展是基層黨組織第一位的任務,關鍵是要找準黨建工作與服務基層發展的結合點、切入點、興奮點。二、突出實事惠民,打造“服務黨建”。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是新時期基層黨的建設的一大鮮明特征。作為基層黨組織,必須狠抓“實事黨建”和“項目黨建”,探索實施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機制,從基層群眾最歡迎、最實惠的事抓起,以項目化為抓手,以載體化加以推進,努力把黨建工作打造成為讓黨員滿意、群眾受益的“服務型黨建”。三、建好黨群服務陣地。當前,一些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年久失修、條件簡陋、功能單一,導致為農服務、開展工作缺平臺、少載體、無依托,嚴重影響了黨組織的威信和形象,削弱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要把村級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納入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挖掘各種資源,整合各方力量,對沒有或年久失修、功能不完善的黨群服務中心,分批進行新建、改建或擴建。要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這一農村黨建工作主陣地,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資源優勢,開展“農村黨員大培訓”,把黨員必備的黨性知識和必需的實用技術及時送教上門,讓新時期的黨員既具“本色”又有“本領”。要把鄉鎮的公共服務職能向村級延伸,讓黨群服務中心真正成為便民惠民的服務站和文明傳播的大舞臺。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