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赤水市金華街道濱東社區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381003 | 身份證前6位:520381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700 |
隸屬政區:金華街道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號碼:貴C | |
濱東社區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濱東社區位于赤水市區東部,屬城郊結合部,轄區內有赤天化、華一紙廠、省輪船公司等中小型企業42個,社區居委會地域面積約5平方公里,居民戶數3254戶,人口7825人。
社區內建有體育館.文化活動場所和老年活動室1233平方的公園可供社區群眾運動、健身、娛樂、休閑、學習;同時,有醫院兩個,門診一個;星級賓館1個,金華綜合農貿市場1個.-等其它服務設施,可為轄區群眾提供高質量服務。濱東社區居委會有5個居民小組;有專職社區干部4,勞保協管員2名.濱東社區內設黨總支1個,支部4個.黨員285個。
天臺山,于赤水河畔的川黔邊境拔地而起,直插云端,險峻雄偉。據赤水舊志記載:“天臺山,在城東北,原名大佛腦,高十余里。諸山環拱,高出云表,巨石橫亙。”赤水縣城系貴州地勢最低處,海拔只有220米;可天臺山最高峰海拔1000余米,堪稱巍巍險峰,黔北勝景。
每到春秋,前去天臺山游覽的人絡繹不絕。從赤水河邊出發,沿著新修的水泥路蜿蜒而上,行至古人修設的盤山石板路向上攀援。來到半山鷲嶺,石級緊靠懸巖,險景迭現。這里巖石突兀,猶如雄雞天歌,所以過去叫“雞啄嘴”。古有峨嵋山和五臺山兩位和尚,遍歷海內名山來到這里,見山勢非凡,但“雞啄嘴”之名不雅,就取名“鷲嶺”。現在石壁上有一碑文記載了這一往事,并有詩一首,描繪了天臺山所居的山形水勢:“天臺得路,鷲嶺當前。獨立遠眺,心目礦然。金龍環舞,筆架撐天。丁峰遠映,之水回旋。郁行顯晦,皆指顧間。俗塵頓凈,即此是仙。”再往前走,赤水名士石玉生手書“鷲嶺”兩大字刻于石壁之上,龍飛鳳舞,筆力雄勁。登得千步石梯,轉入天臺山第一峰,此處建有寨門一座,橫額“天上人間”。從這里回首縱望,十幾里內盡收眼底,山水梯田,美不勝觀;城鎮工廠,猶如畫中。峰回路轉,眼前便是極險處——四十八梯。這里一面荊棘叢生,一面萬丈深淵。清代有詩人這樣寫道:“四十八梯掛夕曛,瀘南播北一山分。督郵攘袂休爭界,只隔星辰不隔云。”過去,由于天臺山奇峰異景,又無劃定省界,川黔邊民為該山的“主權”爭執不休,久打官司,故雙方都在主峰修建了廟宇。兩廟相連,上殿為貴州,下殿為四川,民間有“貴州的屋檐水滴在四川的房子上”之說。如今,兩座廟宇已修善一新。在天臺山主峰之下,有一天然山洞;舊時是仁懷廳十景之一的“瀑飛仙洞”。每當春夏,雨水多時,洞中涌出泉水,飛流千尺,甚為壯觀,恰似“一道寒煙鎖翠薇”。現在,洞中無水,懸崖上依稀可見過去流水的痕跡。
每到春秋,攀登者仍絡繹不絕。站在峰頂望去,群山環繞,人浮云表之上,好似升在九天一般。時兒微風吹散云霧,那飄如彩帶的赤水河,那阡陌縱橫的田疇。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