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白虎頭村地處川西平原西北部的龍門山腳下,距什邡城關20公里。于2007年由原水口村、公志村合并而成。轄14個村民小組,866戶,人口2139人,黨員人數64人,村組干部19人,其中組干部14人、村干部5人。耕地總面積1868畝,其中:承包耕地面積1868畝。
一、產業優勢方面。
白虎頭村主要農產品產業為黃背木耳種植,全村種植1000余萬袋。
二、基礎設施方面。
1、道路方面全村水泥路面20余公里,現有12個集中點小區,小區基礎實施完善另有兩個組為散建。
2、溝渠方面全村通過過去兩年時間因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及五小水利工程的大量支持共實施了U型渠建設30余公里,但還有大量土石渠,已出現多處垮塌,雜草叢生。
三、產業發展思路。
(一)發展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托白虎頭村資源,積極發展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生態農業。按照“宜糧則糧、宜魚則魚、宜林則林、宜果則果”的發展方針,在壩區積極發展高產優質的糧油作物,在丘陵區大力發展經濟林果和觀賞性的植物。著重對白虎頭水庫周邊和丘區梁子地實施生態建設,南面對接融入彭州市紅巖梨花坪景點,西面對接融入什邡市沿山旅游開發,打造為什邡旅游的一大新景點,帶動一三產業良性互動,促進經濟發展,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打下基礎。
(二)發展原則
1、因地制宜,實用可行的原則。按照“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魚則魚、宜花則花”的發展原則,充分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一樹一木和地形地貌,去除沒有利用價值的部分林木,增加經濟林果和觀賞性的植物,將水庫周邊低洼地改建養魚池,池中既養魚又種植蓮藕。
2、兼顧當前和長遠、生態和經濟效益的原則。種植業和養殖業同步發展,綠化林和經濟果林結合種植,能大大提升觀賞性和生態效益。養魚、種蓮藕周期短,見效快,經濟果林種植核桃、青棗和綠化樹見效慢,能達到當前和長遠增收互補的效果,建成增收的長效機制。
3、重點突出的原則。白虎頭水庫是平壩地區為數不多的水庫,具有相當高的利用價值。重點對水庫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和“天子路”進行綠化。整治后的水庫,可開展劃船、蕩舟、垂釣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三、發展產業的內容、投資情況及效益分析
(一)建設內容
1、基礎設施
(1)水庫的改擴建。(市水務局已立項,近年實施。改造后水庫水面估計能擴大三分之一。)
(2)改擴建“天子路”13組段至白虎頭水庫提灌站側公路的硬化。長1400米。
(3)白虎頭水庫堤壩西南段道路硬化建設。長400米。
(4)水庫堤壩東面、村部側面水庫飛沙埂的平整利用,平整面積15畝。可作為停車場或農家樂用地。
(5)2組至11組斑鳩河鋼筋橋的改造。長度20米,寬4米。該橋是白虎頭村丘陵區連接壩區至師古鎮的一個主要通道。
2、綠化:
(1)道路綠化:“天子路”3500米(含湔紅路至白虎頭村龍泉段)。“天子路”13組段至白虎頭水庫提灌站側1400米公路的綠化。
(2)水庫堤壩綠化;堤壩環形道路綠化長度1000米。
(3)水庫一道坎綠化:長度300米。
3、種植核桃、青棗、蓮藕、養魚:在梁子上及房前屋后種植核桃、青棗等250畝。利用水庫周邊的低洼地帶改建120畝魚池,進行養魚和種植蓮藕。
(二)預計投資情況:總投資217.5萬元。其中
1、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56萬元
(1)水庫的改擴建。由市水利局項目投資實施。
(2)改擴建“天子路”13組段至白虎頭水庫提灌站附近連接硬化公路。長1400米、寬度為4米、高0.20米,采用C300混泥土,計劃投資70萬元。
(3)白虎頭水庫堤壩西南面段道路硬化。長400米,寬4米,高20厘米。采用C300混泥土。計劃投資16萬元。
(4)水庫堤壩東面、村部側面水庫飛沙埂的平整利用,平整面積15畝。計劃投資20萬元。
(5)2組至11組斑鳩河鋼筋橋的改造。長度20米,寬4米。計劃投資50萬元。
2、綠化工程建設,投資22.7萬元。
(1)公路綠化:“天子路”3500米(含湔紅路至白虎頭村龍泉段)。“天子路”13組段至白虎頭水庫提灌站1400米連接公路。種植銀杏、紅楓等,規格為地經2-3厘米,兩個樹種采取重復式的雙株間栽。株距1.5米,分別種植銀杏、紅楓各3300株。銀杏單價5元,紅楓單價50元。計劃投資18.15萬元。
(2)水庫堤壩道路綠化;長度1000米。種植銀杏、紅楓等,規格為地經2-3厘米,兩個樹種采取重復式的雙株間栽。株距1.5米,分別種植銀杏、紅楓各700株。銀杏單價5元,紅楓單價50元。計劃投入3.85萬元。
(3)水庫一道坎綠化:長度300米。只靠堤壩面單邊綠化。種植紅楓、桂花,規格為地徑2—3厘米。株距1.5米,分別種植紅楓、桂花各100株。紅楓單價50元,桂花單價20元。計劃投入0.7萬元。
3、種植核桃、青棗、養魚、種蓮藕,共投資38.8萬元。
(1)種植核桃:株距行距分別為4米,畝栽42株,200畝共種植8400株,種苗單價15元。計劃投資12.6萬元。
(2)種植50畝青棗,株距4米,行距4米,畝種植40株。單價8元,計劃投資1.6萬元。
(3)改建120畝魚池。分別養魚和種植蓮藕120畝。畝投資5000元,計劃投資25萬元。
(三)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1)種植200畝核桃,四年進入產量,畝產50公斤。年產10噸,實現銷售收入30萬元。八年畝產250公斤,年產50噸,實現銷售收入150萬元。十五年進入旺果期畝產1500公斤,年產300噸,實現銷售收入900萬元。能連續收獲80年左右。
(2)種植50畝青棗。第二年畝產1000公斤,每公斤單價4元,實現銷售收入20萬元。第四年進入豐產,畝產3500公斤以上,每公斤單價4元,年實現銷售收入70萬元以上。
(3)120畝魚塘養魚和種植蓮藕,年畝收入10000元,年實現銷售收入120萬元。
(4)道路周邊種植的高密度的銀杏、紅楓,5年后間移50%銷售,可出售大規格的銀杏樹2000株,每株單價40元;出售紅楓2000株,每株預計售價200元。共實現銷售收入48萬元。
2、社會效益
(1)產業發展后,村內環境會有大的變化,在外的知名度會不斷地得到提高,優化了投資環境。
(2)通過產業發展,奠定了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有效地融入到什邡市沿山旅游和彭州市紅巖梨花坪鄉村旅游中,有力地促進一三產業良性互動發展。
四、發展模式建議
(一)業主開發:白虎頭水庫今年9月承包時間到期,應將水庫西面的幾家污染企業實施搬遷,庫區及周邊環境才能得到大的改變。可利用白虎頭水庫、300畝成片的雜木林、250畝梁子地打捆招商引進業主開發。農戶可以從土地租金、就地務工、興辦農家樂等增加收入。
(二)農戶自行開發增收。農戶自行開發的前提是要有項目對道路及環境進行投資改造。水庫經市水利局改擴建后,大環境改變后,農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增加收入:
1、在庫區周邊投資發展以魚為主的農家樂。
2、利用在水庫周邊的低洼槽溝地,建池種植蓮藕和養魚,開展垂釣等活動。
3、利用房前屋后和梁子地種植核桃、青棗等。
全國與白虎頭村同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