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宿遷沭陽縣馬廠鎮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21322105 | 身份證前6位:321322 |
長途區號:0527 | 郵政編碼:223800 |
隸屬政區:沭陽縣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號碼:蘇N | 轄區面積:84km2 |
| |
馬廠鎮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一、概況
“淮海經濟區歷史名鎮”——馬廠位于沭陽縣城東部23公里處。轄19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人口近8萬人,鎮域面積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萬畝。
相傳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騎兵部隊南征得勝,班師休整途中見該地草肥水甜,氣候宜人,遂養兵憩馬于此,人們見馬多而稱之為“馬場”,后演變為“馬廠”。據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建國前后,這里曾為馬廠區、鄉所在地,1954年為沭陽首批鎮,即沭城鎮、馬廠鎮。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馬廠鄉,1986年撤鄉建鎮至今。馬廠鎮交通便捷,環境優雅,326省道橫貫東西,六塘河、柴南河縱橫腹地。向東、西各12公里分別是寧連高速和-公路以及新長鐵路相通,從馬廠到連云港機場和港口只需40分鐘。境內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歷來是沭陽縣東部的經濟、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清代,馳名海內外的女詩詞曲作家劉清韻與丈夫錢梅坡就生活在這里,她的《小蓬萊仙館詩抄》、《小蓬萊仙館傳奇》等24種詞曲名著就是在馬廠集鎮北首的“小蓬萊仙館”創作而成。現代文學家、著名新聞工作者、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費白夜也出生在馬廠,他一生著述頗多,以馬廠為題材的《十里好風光》在抗戰時期曾風行一時,為抗戰的勝利發揮了不可低估的宣傳鼓動作用。膾炎人口的《楊家將》、《黑牡丹》等中長篇小說也是他的名著。馬廠在中國革命斗爭史上有其輝煌的一頁,抗戰時期,這里便是革命者活動頻繁地區,沭陽縣第一個黨支部就誕生在馬廠。沭陽縣第一屆縣政府也在馬廠鎮的馬棚村成立,-曾在民主村的東南莊領導過地下斗爭。馬廠是一塊英雄的土地,革命的老區。陳毅、張愛萍、栗裕、李一氓等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生活過、戰斗過。1942年,這一帶的鐵匠,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成立鐵工會,制造土鋼槍,支援抗戰前線,后被人們稱之為“馬廠造”。為抗日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勛勞。
二、特色產業
在穩定發展糧油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培育各類特色產業,多種經營的比重已達60%以上。現在馬廠鎮已建成稻麥噸糧田1萬畝,蔬菜復、套、間種及保護地栽培4.4萬畝,高效示范田3.5畝,全鎮食用菌推廣面積已達313萬平方尺。特種養殖場2個,母豬繁殖基地3個。現有成片林 1.8萬畝,活力木蓄積量2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26%。.
全國與馬廠鎮同名的有:全國與馬廠鎮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馬廠鎮區劃
321322105001 121 馬廠居委會
321322105002 121 廠南居委會
321322105003 122 廠東居委會
321322105004 121 廠西居委會
321322105005 122 廠北居委會
321322105200 122 趙大莊村委會
321322105201 122 大單莊村委會
321322105202 122 司莊村委會
321322105203 122 民主村委會
321322105204 122 雙圩村委會
321322105205 122 古南村委會
321322105206 122 馬棚村委會
321322105207 122 金墩村委會
321322105208 122 東場村委會
321322105209 122 炳來村委會
321322105210 220 葛園村委會
321322105211 220 葛蕩村委會
321322105212 220 青春村委會
321322105213 220 王竹園村委會
321322105214 220 丁大莊村委會
321322105215 122 楊橋村委會
321322105216 220 老胡莊村委會
321322105217 220 老王圩村委會
321322105218 220 大口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