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州劍河縣觀么鄉巫包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2629206 | 身份證前6位:522629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400 |
隸屬政區:觀么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H | |
巫包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巫包村位于觀么鄉西南方向,東抵南包村,西、西南接柳川,北連觀么村,坐落在巫包溪兩岸。地處芭蕉彎峽谷源頭,山高谷深,層巒疊嶂,是典型的浸蝕剝蝕地形地貌。屬亞熱帶高原山區,濕潤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65%,平均海拔630米,年均氣溫16度,無霜期290天,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巫包溪水流量大,水資源豐富,天然純凈。
巫包村產業主要以農業為主,包括:水稻種植、稻田養魚、金秋梨及優質冬桃種植、山羊養殖和家庭飼養牲畜,并以民族文化旅游為支柱產業。
巫包村交通便利,距老縣城柳川12公里,距新縣城革東38公里。建成的三板溪湖區水位沿巫包溪上升至距巫包村1.5公里處,展錦、劍南、劍觀公路穿境而過,是全縣東連庫區,西通縣城,南到錦屏、黎平的必經之路。
巫包村為純苗族聚居村寨,轄3個自然寨(坳上、平寨、大寨)5個村民小組,274戶1254人,耕地688畝,其中水田649畝,土39畝,人均純收入1970元。苗族建筑風格保存較好,木瓦結構房屋占96%,80%的房屋為苗家吊角樓,其房屋面積均為70平方米左右。苗族民族民間文化保存完整,有“中國苗族紅繡第一村”及“仰阿莎文化的發祥地”的美譽,是黔東南首批公布的民族民間文化村寨之一,也是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村之一。
巫包村基礎設施較為齊全,通電、水、電視、電話,有村級完小一所,村級活動室一棟,蘆笙坪一個,球場兩個,防洪堤1200米,沼氣90余口,全村步道硬化基本完成。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