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筍屯村駐地在筍屯,處敦寨鎮亮江西岸,東過筍屯大橋就是敦寨街上,南臨亮二村、西毗者屯、地步村,北面翻過坡是銅鼓鄉銅坡村,總面積18793畝,耕地面積1472.1畝。全村分十個村民組,418戶,1560人,是一個以漢、苗、侗、土家族四種民族雜居的,有胡、曾、楊、姚、龍等26個姓氏。轄筍屯、滿寨、窯邊咀、小沖、螃蟹甲、娃寨六個自然寨。該村寨多而分散,最遠是娃寨,距筍屯5公里。小沖有一座純石山,內空,泉水穿流,與帶沖溪匯合經千畝壩區流入亮江。娃寨是帶沖溪的源頭,山地地形平均海拔500米,板巖層地質,多風化石、黃壤,土黏,與九南片區地質地貌相似。村北巖鷹坡有溶洞群,洞內景觀奇特,很有開發價值。該村現有山林面積1萬余畝,大部分是90年代以后培育的中幼松杉林,筍屯寨后的麥粒坡至螃蟹甲一帶緩坡土岡全是新造的松幼林,西北面從文沖至彎路坡,到與銅坡交界處一帶山坡,原是松杉雜林,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人們賣商品材,種茯苓、燒炭等砍伐嚴重。1990年代以后得到規范管理,逐步跡地更新,今又長成中等林木。上述山林均列為國家“天保”工程林,管護面積14572畝。2002年村婦聯組織婦女營造,巖鶯坡風景林280畝。全村有稻田1170.15畝,旱地301.95畝,水源條件好,但土質有差別,筍屯、小沖、滿寨大壩坦蕩向陽,土壤中性,螃蟹甲堿性重,娃寨多冷陰銹,因而糧食單產量懸殊,該村農業結構單一,田種水稻,地種玉米、紅薯,少栽果樹、西瓜,少養殖。經濟來源主要靠第二、三產業。1980年代,有少數人淘金致富,幾乎每人獲利十萬元以上。截至2006年娃寨是該村的貧困寨,他們苦于交通不便,缺乏科技開發項目,歷來靠燒炭、種茯苓、太子參、放松脂為主要的財源。筍屯寨河邊建碼兩個、渡口一個,木橋一座(常被水毀),兩岸人群過往,橋、渡兩用。寨北溪架石拱橋一座,乾隆三十七年(1773年)建,后被水毀。娃寨于道光七年(1827年)建關帝廟,毀于“文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自1958年起,陸續修建山塘水庫,灌溉水渠,抽水站,筍屯大橋,現已完成自來水和消防工程,各自然寨基本實現街道硬化。2006年5月修簡便公路通娃寨。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