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龍灣區海濱街道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30303003 | 身份證前6位:330303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隸屬政區:龍灣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號碼:浙C | 轄區面積:27km2 |
人口數量:約2.7萬人 | 人口密度:1000人/km2 |
海濱街道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 簡介 |
蟾鐘村 | 蟾鐘村東臨甌江海岸,南與永興街道小塘村交界,西至永強大道,北至交杯橋與沙南村相鄰。村內有二岸(上岸、下岸)、三丼(馬掛丼、丼潭丼、祠堂丼)、三墩(門前墩……[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海濱街道位于甌江口南岸,距溫州市區20公里,是溫州永強機場所在地。街道總面積2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2.7萬,外來人口2.3萬。2004年,全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34.69億元,農業總產值0.53億元,出0貨值3.73億元,財政稅收1.29億元,人均收入8808元,是溫州市首批小康鄉鎮和全國股份制經濟的發祥地。
近幾年來,海濱街道牢牢抓住發展機遇,以-理論、"三個代表"為指導,以建設現代化新海濱為目標,扎實工作,團結奮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得到了全面發展。
工業經濟
工業經濟蓬勃發展。企業呈現規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發展趨勢,基本形成人造革、箱包、鞋業、化工、農藥、陶瓷等六大支柱行業。全街道現擁有私營企業67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9家,產值超5000萬元的企業17家。2004年有8家企業獲龍灣區百強企業稱號。2004年,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平臺--龍灣區標準廠房基地建設全面啟動。
農業結構
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鞏固,都市型效益農業發展速度加快。建成 700 畝的市首批“放心菜”基地和蔬菜科研所研究基地——三周蔬菜示范場,以及 2750 畝的水產養殖基地和 2134 畝的瓜菜種植基地。圓滿完成 9310 畝的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做到“田成方、渠相連、路成網、林成行”,農業向布局區域化、作業機械化、經營規模化、管理科學化的現代農業方向發展。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根據綜合配套的建設要求,充分發揮交通主體樞紐優勢,相繼建成環場路、海濱街、海寧路等道路網,開通寧村至海城公路運輸路線,建成沙中大型停車場。南洋小區、機場過渡性擴建等重點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
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在基層黨建上,體現海濱特色的“參與工程、讓利工程、基礎工程、示范工程、愛心工程 " 等“五大工程”及無職黨員定位崗、夕陽-愿服務崗、扶貧幫困愛民崗、巾幗服務示范崗、民兵參建先鋒崗等 15 個崗位全面實施。道德教育效果顯著,設立海濱街道“扶貧幫困春風計劃”專項基金,形成了良好的扶貧幫困氛圍。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現已形成幼兒、小學、中學教育體系,特色學校、綠色校園的創建不斷深入。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湯和廟等文物古跡受到保護并進一步得到開發。湯和廟建于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是為紀念抗倭英雄湯和而立的,廟內有許多紀念湯和的楹聯,其中就有明嘉靖年間的大學士張璁的七言絕句和戚繼光的七言律詩。為紀念民族英雄湯和,每年的正月初九、七月十五都要舉行"寧城廟會",現在這項活動已發展成為"湯和文化周"。
海濱街道將繼續高舉-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海濱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全國與海濱街道同名的有:全國與海濱街道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海濱街道區劃
330303003001 123 海濱居委會
330303003200 111 沙中村委會
330303003201 112 蟾鐘村委會
330303003202 112 沙南村委會
330303003203 112 建新村委會
330303003204 112 漁池村委會
330303003205 112 沙北村委會
330303003206 112 教新村委會
330303003207 112 北新村委會
330303003208 112 城東村委會
330303003209 112 寧村村委會
330303003210 112 江一村委會
330303003211 112 藍田村委會
330303003212 112 小陡村委會